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 > 第121章 一门两翰林

第121章 一门两翰林(1/2)

    陈玉壶对此看的很透彻,许斐心就在陈母眼前,日后求陈母的日子还多着呢!

    她一点也不看好。

    并且希望许斐心离自己远远的。

    幸好许斐心还有舅家,也就是陈玉壶的哥哥和嫂子们。

    总不会第一个找到她这个姨母的头上。

    ……

    陈玉壶正常跟萧氏过礼。

    特意给林清柏请了一日的假,让他带着礼物和人去纳吉。

    等到所有礼都过完了,陈玉壶终于松了口气。

    接下来她就等着儿媳妇过门了。

    ……

    两年内,皇宫内外发生了许多事情。

    林骥转为了正使,老指挥使彻底致仕。

    这一年太后的身体变得不太好,时好时坏。

    边关也多次爆发了小型冲突,林清桐屡屡立功。

    一旦林清桐立功,老王爷就进宫和皇上喝茶,后来都给皇上给喝烦了,让他别去了,不会昧了他孙女婿的功劳。

    老王爷也才心满意足。

    陈玉壶坐在家里偷笑,这真好,半点不用她操心。

    这门亲事值!

    到了今年林清桐就要回京述职了。

    这小子已经不是当初跟着人出去,无名无分的家伙了。

    这次回京述职,会带上鞑靼的使者。

    大雍的皇帝是不惧一战的,这次估计这次谈判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能就要打仗了。

    不过这些都跟陈玉壶无关,她满心期待着儿子的归来。

    其实也没有那么期待,但是做也要做个样子出来。

    陈玉壶在家等着儿子回来,好给儿子洗脑,生怕林清桐在外面跑野了,将来少一个人孝顺她。

    早就派人去城门口迎着了。

    这样人回来了,陈玉壶才好提前知道,能去门口迎。

    结果娘家的长嫂给陈玉壶递口信,说是许斐心又和夫婿吵架了,问她有没有时间回陈府一次。

    那当然是没时间。

    那一年秋闱,清柏和清浊共同上榜,清浊考了第二名,亚元,第一名是南方来的。

    南方尚文,一向文化氛围浓厚,加上经济发达,人们更容易接受教育,所以多出才子。

    也不奇怪。

    清柏考了第七,陈玉壶已经十分满足。

    只是许家的孩子也不差,考了第十一。

    他在书院,经常和清柏清浊交流,清柏和清浊都对对方的评价很高。

    有子如此,许家困境只是一时。

    说到底,他们这些人家的未来,看的是孩子。

    秋闱结束之后,许家的长子就回乡谋了个小官,看来是要在当地的官场深耕。

    陈玉壶的两个孩子,则走了安家的路子,进了翰林。

    两年时间,林清皎的公公已经从翰林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最大的官了。

    这也是为什么安择明明进了翰林院却要再次择官去地方的原因。

    一个是升迁快,一个是安家不需要第二个人在翰林了。

    而且现在还没议储,不适合太过往中央使劲。

    陈玉壶和林骥也是决定,把孩子先送进翰林院历练几年,在参加殿试,正好家里有现成的人脉。

    陈玉壶和池婉清说的时候,池婉清答应的十分的痛快。

    因为林清皎刚刚为安家生下一个男孩儿。

    是安家的长孙。

    安家大房也只有一个长子,虽然也成亲多年,但是只有三个嫡女。

    陈玉壶并没有因为林清皎生了长孙而嘚瑟,反而更加小心了。

    闺女争气,她可不能给林清皎拖后腿。

    还写信嘱咐林清皎不要仗着自己生了长孙就意满,一副要凌驾他人的样子。

    林清皎收到信还和安择抱怨,说:“你看母亲是怎么想我的,居然还特地写信来说我。”

    安择笑了笑,“岳母是为了你好,你只看她说你,不看她多担心你,自从你有孕,岳母恨不得把侯府都搬过来。”

    林清皎看着安择一笑,他们夫妻感情很好。

    她当然知道母亲是为了她好。

    只是她也得让安择知道,让安家知道她母亲很好。

    她母家可不是什么不知所谓,不识好歹的人。

    所以林清柏和林清浊进翰林院的时候,十分轻松,安家大手一挥。

    什么劲儿都不费。

    重要的是进了翰林院真的能学到东西。

    而不是虚度光阴。

    陈玉壶越盘算,越觉得自己这门亲事结的也好。

    陈玉壶也是真的没少给林清皎送东西送钱,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当外婆了。

    还有点不适应。

    林清皎听了陈玉壶的话,去年回去扬州过年的时候,还和自己的长嫂交流了一下生男生女的秘方。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