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亮剑:开局手搓飞雷炮,老李乐疯了! > 第9章 老李急了:这书生比咱还懂打仗!

第9章 老李急了:这书生比咱还懂打仗!(1/2)

    杨村,独立团团部。

    李云龙最近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走路都带风。

    上次伏击战,用七八杆刚出炉的“林式1号”冲锋枪,全歼了鬼子一个特务小队,缴获了一堆好东西。

    这事儿已经在周边传开了。

    丁伟和孔捷那两个老伙计,打电话来酸溜溜地旁敲侧击,都被他用一通“亮剑精神”给怼了回去,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他现在看林默,简直比看亲爹还亲。

    这哪是白面书生啊,这分明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文曲星,不对,是武曲星!

    这天,他揣着两瓶缴获的清酒,哼着小曲儿就溜达到了研究所。

    “林老弟!忙着呢?”李云龙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大嗓门就在窑洞里回荡开了。

    他本想找林默喝两盅,再吹吹牛皮,畅想一下全团换装“林式冲锋枪”横扫晋西北的威风场面。

    可一进门,就看见林默和赵刚正对着一张地图指指点点,气氛严肃得有点不对劲。

    “咋了这是?又憋着什么大招呢?”李云龙凑了过去,一眼就看到地图上用红蓝铅笔画得密密麻麻的各种标记。

    “老李,你来看看。”赵刚把他们的担忧和林默设计的防御方案说了一遍。

    李云龙听完,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说道:“嗨!我当多大事儿呢!不就是防几个小毛贼吗?老赵,你跟林老弟就是书读多了,想得也多。”

    他拍了拍胸脯,唾沫星子横飞:“有我李云龙在,有咱们独立团的弟兄们在,杨村就是铜墙铁壁!他狗娘养的小鬼子,来一个,老子杀一个,来一双,老子宰一双!还用得着搞这些瓶瓶罐罐的玩意儿?”

    在他看来,打仗就是硬碰硬,刺刀见红。

    什么化学示警、气味追踪,听着就玄乎,远不如多派两个哨兵来得实在。

    林默放下手里的铅笔,看着李云龙,平静地问了一句:“李团长,我问你个问题。上次伏击战,我们牺牲了多少弟兄?”

    李云龙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上次战斗虽然赢了,但独立团也付出了代价。

    七八个战士,都是一营的好手,在鬼子特务精准的射击和犀利的手雷反击下,当场牺牲。

    这事儿像一根刺,扎在李云龙心头。

    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头一次在兵力、火力都占优的情况下,还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

    “那帮狗日的鬼子,枪法是准,下手也黑。”李云龙的语气沉了下来,“不过,咱们也干掉了他们十几号人,够本了!”

    “够本了?”林默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砸在李云龙的心口,“李团长,在我们这儿,人命不是一笔可以拿来换算的买卖。每一个战士,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战报上冷冰冰的数字!”

    “我设计的武器,是为了让我们的战士能更有效地杀敌,更是为了让他们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如果我们的防御有漏洞,让敌人摸到了我们身边,那我们手里的枪再好,也只能跟敌人拼命。能用脑子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人命去填?”

    林默的话,让李云龙哑口无言。

    他是个天生的战将,崇尚进攻,崇尚狭路相逢勇者胜。

    但林默提出的这种“非对称”的防御理念,是他从未接触过的。

    用智慧和技术,在战斗开始前,就将敌人置于死地。

    赵刚在一旁适时地开口:“老李,林默同志说得对。时代变了,打法也得变。鬼子的特种作战,讲究的就是渗透、破坏和斩首。我们不能总用常规战的思维去应对。林默同志这些法子,看着不起眼,却能让我们提前预警,把战场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云龙虽然嘴上还想犟几句,但心里已经开始动摇了。

    他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士,想起鬼子特务神出鬼没的手段,再看看林默那张严肃而自信的脸,心里头第一次泛起一个念头:这白面书生,好像……比咱还懂怎么打仗?

    “行!行!我听你们的!”李云龙一屁股坐在板凳上,闷了口酒,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林老弟,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要人给人,要东西给东西!老子给你当后勤部长!”

    他看着地图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符号,挠了挠头:“不过你得给老子讲明白了,这红道道、绿圈圈的,都是啥玩意儿?到时候别把咱们自己人给坑了。”

    林默笑了。

    他知道,这位桀骜不驯的团长,终于被自己说服了。

    接下来的几天,独立团的战士们都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林默所长带着他手下的几个兵,天天在研究所外围的山林里鬼鬼祟祟,一会儿在地上洒些黄色的粉末,一会儿又在树上挂些装着不明液体的小瓶子。

    而他们的团长李云龙,居然跟个听话的小学生一样,跟在后头,一会儿问“这玩意儿有毒没?”,一会儿又问“狗闻了真能叫唤?”。

    战士们都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