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军校早就已经在曹刘的计划之中了,不过是准备按照后世的大学模式来办的,在受过义务教育之后,也弄个高考出来,然后再分流,尽量做到人尽其用。
毕竟初期的规模还是很小的,无论是学校规模,还是生源规模,应该很容易做到,让人去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去。
哪像后世,每年高考考生上千万,各类大学参差不齐,更多的孩子就算上了大学,也只是混了个文凭而已,毕业就失业,更是学了个寂寞,进入社会后,7-80%的人大学学到的知识都和所从事的工作无关,这个比例可能都不止。
然而在曹刘的印象中,从小就开始军事化教育的国家,是二战前的脚盆鸡,那时脚盆鸡完全在疯狂的军国主义影响下,很多孩子都以能够进入军校为荣,这也是为什么,侵略战争初期,华夏面对脚盆鸡的部队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华夏当时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原来各地军阀部队构成的,不要说部队中的普通士兵,就连中下层军官,受教育比例都低得可怜,普通士兵的兵源更多的都是一群没有受过教育,大部分是半路被拉来参军的百姓,职业军人?也只存在于少数的嫡系部队中。
所以可想而知,一个刚摸过枪没多久的普通人,面对脚盆鸡从小就接受军事教育,差一点的也就受过几年军事训练的职业士兵,华夏部队的失败其实早已注定。
“老高,军校是肯定要办的,准备从青年阶段开始培养军事人才,从小就开始进行军事学习,还是算了,不过倒是可以在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我并不希望全民皆兵,真的想要打胜仗,强大的后勤保证同样重要。”曹刘收起了又有点放飞的思想,看着高顺说道。
曹刘说完之后,开始重新思考起高顺前面的一个建议了,也就是统帅的人员或者是能够帮助曹刘将高顺、黄忠和赵云等人培养成为统帅的人选了。
别看汉末三国争霸打的非常热闹,着名的战役也不少,但其实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并没有那么多,所以三国时别看猛将辈出,各种牛逼的谋士一大堆,但真正意义上能被称为统帅,可以指挥几万人几十万人作战的将领并不多。
像曹操和刘备这样的主公不算,孙权?呵呵~他倒是战绩斐然,不过是合肥一战成就了张辽。能排得上号的,应该只有几人,不过像诸葛亮、周瑜和陆逊这样的,现不是刚出生,就也不过才是少年,离他们能够独挡一面还为时尚早。
曹刘思来想去,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人,虽然好像也没指挥过十几万人的部队,但几万人的部队是带过的,并且作战指挥非常的稳健,也算是东汉末年的为数不多的名将卢植。
卢植自从去年被诬陷革职下狱后,虽然后面在皇甫嵩等人的求情下,并没有受到重罚,平定黄巾后,朝廷还下旨要重新启用他,但和曹刘所知的历史出现了偏差。
卢植从脱离了牢狱之灾后,一直称病在家,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朝廷的旨意,也被他以有病无法出任给拒绝了。
曹刘虽然没有和卢植真正见过面,但也算是结下过善缘,卢植不但给他写过信来道谢,还让他的学生公孙瓒,多照拂一下曹刘。
可是如何把卢植弄到辽东郡来,确实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毕竟卢植之前的职位不低,在朝中也还是比较有声望的,曹刘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既然想不出,那就丢给谋士们吧!
“老高说的能担任统帅的人选,我这里倒是想到一人,不过怎么把人请到辽东郡来,我还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曹刘说道。
“大哥,你说的是何人?”高顺很捧场的问道。
“卢植!”曹刘看向荀谌和贾诩几人,开口说道,那眼神已经很明显了,你们几个帮我来想想办法。
“卢植,卢将军嘛!?如果真的能把他老人请到辽东郡来,那咱们的军事实力将会提升一大截。”高顺难得有些激动的说道。
黄忠和赵云虽然也都没见过卢植,但也都听过卢植的威名,其平定黄巾时打出的连战连胜的战绩,也都有所耳闻,两人都跟着点头。
荀谌、贾诩、戏志才和郭嘉四人,反倒都在低头思考起来,不过几人并没有想多久,抬起头相互看了一眼,都脸上面带微笑,看样子几人都想出了办法,曹刘有些不爽,自己没想出来解决办法的问题,咋在这几个货眼里如此简单嘛?
“你们几个别在那傻笑,快点说有什么好办法!”曹刘不爽的开口问道。
“老曹,你丫一天天总想着如何拐骗,反倒忽略了光明正大的途径。”荀谌看了其他三人一眼后,笑着对曹刘说道。
“哦!怎么讲?”曹刘有些不解的问道。
“咱们辽东郡可是还缺个长史啊!”荀谌继续说道。
“你的意思是让朝廷派卢植来辽东郡当长史?人家去年可还是官拜北中郎将呐!来辽东郡做个区区长史?”曹刘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