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力拍了拍胸脯,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精神焕发起来。
回到陆家小院,她将沈老告知她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决定立刻告诉了家人。
“高考?!”陆霄凛几乎是立刻皱起了眉,看着妻子小山般的肚子,“念念,这太辛苦了!孩子出生才三个月,你身体能吃得消吗?” 他心疼的是她的身体,而非怀疑她的能力。
沈清婉也面露忧色:“是啊,念念,现在你月份大了,还是两个孩子,本身就很劳累,要是再加上复习,是不是压力太大了些?”
苏念卿却异常坚定,她拉着丈夫和婆婆的手,眼神明亮如星:“妈,霄凛,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但这是沈老为我铺就的路,也是我自己选择的路。高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张入场券,更是圆梦。至于辛苦……” 她低头温柔地抚摸着腹中活跃的小生命,嘴角扬起一抹温柔又坚韧的笑意,“有你们在身边,有这两个小家伙给我力量,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
她看向陆霄凛,眼中带着恳求与信任:“霄凛,你会支持我的,对吗?”
陆霄凛对上她那双充满决心和期待的眼睛,只伸手轻轻将她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有力:“我怎么会不支持你?只是……答应我,量力而行,别太拼,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复习的事,我陪你。”
“嗯!”苏念卿在他怀里用力点头,心中一片暖融。
沈清婉看着相拥的两人,也释然了,她抹了抹眼角:“好!好!念念有志气!妈支持你!带孩子的事,你尽管放心,家里这么多人,还有我,保证不让你分心!你就安心复习!”
家人的支持,如同坚实的后盾,让苏念卿再无后顾之忧。
沈老的动作也极快,没过几天,就托人送来了一整套针对这次高考的复习资料和内部整理的考纲要点,甚至还有他亲自圈注的重点和一些预测题。
于是,陆家小院的书房里,多了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
白天,苏念卿在沈清婉的精心照料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
傍晚,当暑气稍退,她便会在陆霄凛的陪伴下,坐在书桌前,摊开书本和资料。
她的书桌被特意调整过高度,留出了足够宽敞的位置容纳她隆起的腹部。
陆霄凛坐在她旁边,有时是安静地处理自己的文件,有时则是拿着复习资料,充当她的“考官”和“陪读”。
他文化底子不错,尤其是数理化方面,能给苏念卿不小的帮助。
遇到她需要起身活动或者胎动频繁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手搀扶,递上温水或切好的水果。
苏念卿的复习效率极高,她本身记忆力惊人,对古文、历史、政治这些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几乎是信手拈来,再加上灵泉水的作用,更是事半功倍。
化学和生物,因为有深厚的药理知识打底,理解起来也异常顺畅。
唯一的难点在于物理和数学,但在陆霄凛耐心细致的讲解下,她也很快攻克了。
最奇妙的是,腹中的两个小家伙似乎也感知到了母亲沉浸在学习中的专注。
每当苏念卿静心看书做题时,他们往往也格外安静,仿佛在默默地陪伴。而当她放下书本休息,轻轻抚摸肚子和他们说话时,他们又会欢快地踢蹬几下,像是在给妈妈加油鼓劲。
日子就这样静静流淌,苏念卿的预产期越来越近。
在一个宁静的深夜,苏念卿被一阵规律且逐渐强烈的宫缩唤醒,她轻轻推了推身旁浅眠的陆霄凛:“霄凛……好像,要生了。”
陆霄凛瞬间惊醒,所有的睡意烟消云散,动作却异常沉稳迅速。
他一边安抚着妻子,一边立刻起身去叫醒隔壁的沈清婉。
早已做好万全准备的沈清婉立刻指挥起来,家里瞬间灯火通明,却井然有序。
陆霄凛小心地将苏念卿抱上提前准备好的担架车,这是沈清婉担心所以提前从医院借了一辆出来,这段时间为了让苏念卿安心复习以及很好的养胎,她跟陆霄凛回了陆家,毕竟这边饭菜有人做,还有警卫员,还没有一些人时不时上门打扰,而且离军区总医院也近。
此时由警卫员开车,风驰电掣般赶往军区总医院。
送到医院后,医生做了检查,很快就被送入产房。
产房外,陆霄凛如同标枪般矗立着,军装笔挺,身姿依旧挺拔,但紧握的双拳和微微泛白的指节,泄露了他内心的焦灼与紧张。
沈清婉则双手合十,不停地低声祈祷,陆父也连夜赶来了,同样沉默而严肃地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