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到最后,他认为本次挑战的关键在于空投补给。
但空投补给不定时发放,因此他们前期的准备工作应该围绕争夺补给铺垫,包括选取合适位置搭建临时庇护所,准备食物和武器,探索地形确认方位,如果有条件最好再搞个代步工具。
更新世时期的亚欧大陆能载人的巨兽为数不少,原牛、西伯利亚野牛、大角鹿、披毛犀、板齿犀等都有充当坐骑的潜力,能驯服的话,他们的机动能力将大大提升。
对此保尔表示赞同——
老前辈已经完成过一次挑战,见解肯定比他这个“新兵蛋子”有道理得多,况且即使站在搭档的角度,他也找不出什么毛病。
列出大致的行动目标后,陈舟又细致讲解了一下关于庇护所选址的事宜。
如果是荒野求生,为了保存体力,在这种昼夜温差大,常有大风吹过的地方最好选取避风的低洼,或是在森林内建造庇护所。
避风处能避免脂肪的消耗,利于打持久战。
但陈舟觉得,视野比避风更重要——
他宁愿牺牲掉一些体力,麻烦些,也要将庇护所安置在高坡或者山腰,只为了能在空投补给到来后第一时间掌握其具体位置,从而快人一步动身。
同时高处也能有效地俯瞰大地,可以藉此掌握其他挑战者的动向。
一旦其他挑战者心存侥幸,在密林或草原上生火冒起烟气。
天气好的情况下,站在山顶,隔着几十公里他都能看得到。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既然选择主战,信息的优先级就要被提到第一位。
发生冲突后,任何预期之外的敌人动向都是致命的。
……
“今晚挑战刚开始,除我们以外其他挑战者也不会有太多时间用于探索周围环境。
黑夜是野兽活动高峰期,离开篝火后很有可能遭遇猛兽。
我们现在没有趁手的武器,也没有足够的医疗用品,一旦与野兽厮杀后受伤非常拖节奏。
我建议咱俩轮流值守,先撑过今晚,明天天亮再行动,一边为庇护所选址,一边探索周围地形一边狩猎。
起码要先把食物和水的问题解决,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一番话说完,见保尔没有异议,陈舟用木棍扫倒周围一片野草,然后扯过防护服铺在地上,枕着木棍闭上了眼。
保尔的“穿越后遗症”还未完全痊愈,他坐在篝火旁,不时掰断一根树枝填入火中,凝视着跳跃的火焰等待天明。
……
远山黑魆魆,旷野阴沉沉,乌云吞没了星月。
火中半干的木柴不时发出爆响,更衬得寂静,穿过林地边缘的风分外冷,让人不由自主地感觉战栗。
置身于这种环境,保尔的精神难免紧绷。
篝火给他带来了些许暖意,借着火光他整理着几件生存工具,挑选了一根足够直足够硬的木棍,削着棍子的两端——
他不想浪费时间,试图连夜制造出两根木矛。
投掷类武器是人类进化的一大步,借助石块、木矛和弓箭,人类能在安全距离内对野兽发起攻击,从而实现无伤狩猎。
保尔觉得,在这种条件下,两根木矛无疑是最容易制造且最实用的武器。
如果他能在今晚成功制造出两根趁手的木矛,就能为明天的狩猎省下许多力气。
……
刀削木头的声音接连响起,木屑在土地上堆成了一个黄褐色的小包。
保尔低着头,专注地将矛头削得足够尖。
周围一如既往地安静,就连不知名野兽的叫声都消失了,似乎除了风声再无其它。
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阴云闪出了缝隙,露出了一线惨白的月光。
保尔刚削好一根长矛,正准备挑选第二根木棍继续制造,转头却发现一旁安静躺在地上的陈舟坐了起来,望着深渊一般的夜默不作声。
“怎么了?”
“嘘……”
陈舟示意他噤声,微微眯起了眼睛。
远处,野草铺成的厚毯中,正有一群野兽朝着林地边缘走来。
它们形似非洲鬣狗,但是毛发更长,体型更大,身材更为粗壮,体表零零散散地点缀着些斑点,三两只作伴,汇聚成总数多达16只的族群在矮草中穿梭。
陈舟听到它们脚步声时,它们距离篝火大约还有300m,当他坐起,这群野兽距离篝火只剩280m了。
尽管它们的前进速度不快,但如果它们不改变方向继续朝这里前进,那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与陈舟和保尔遭遇。
“是洞鬣狗。”
想起挑战的规则,陈舟压低声音对保尔说。
洞鬣狗的体型远大于非洲斑鬣狗,它们和斑鬣狗一样,雌性体型更大,雄性体型小。
陈舟目测远处的这群洞鬣狗中体型最大的那头约有90公斤,其余洞鬣狗稍逊色些,但即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