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280集:复兴之基稳固

第280集:复兴之基稳固(2/2)

穿上比晋人的皮甲轻三成,防御力却不差分毫。”

    蹇叔接着道:“西戎那边,绵诸部送来战马千匹,义渠人派了五十名最好的冶铁匠。军事学堂今年新结业的将领有二十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好手。”

    穆公接过竹简,手指抚过上面的数字。那些墨迹未干的字,仿佛变成了士兵的铠甲,变成了粮仓的谷堆,变成了战马的蹄铁,变成了百姓脸上的笑容。他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百里奚在病榻上拉着他的手说:“君上,强国不在一时之勇,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那时他只当是老臣的宽慰之语,如今才知,原来真的能在废墟上种出庄稼,能在败兵中练出强旅,能让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重新挺直脊梁。

    “你们看。”穆公指向东方,夕阳的余晖正为函谷关镀上一层金边,“那边的云气,像是要变了。”

    百里奚与蹇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这十年,他们看着秦国一点点攒力气:减免赋税让百姓肯下力气种地,分田到户让农夫们的腰杆挺了起来,引进新粮种让粮仓一年比一年满;军事学堂里的少年长成能领兵的将领,作坊里的铁器从粗笨变得精良,连西戎的部落都愿意把最烈的马、最好的铁匠送来秦国。

    校场上的演练结束了,士兵们齐声呐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那声音撞在城墙上,反弹回来,震得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穆公忽然挺直了脊梁,虽然鬓角已有华发,眼神却比年轻时更加锐利。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在风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命各县储备冬粮,匠人工坊赶制兵器,军队加强夜间训练。”

    百里奚与蹇叔躬身应道:“臣遵令。”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咸阳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撒在黑丝绒上的明珠。渭水潺潺流淌,载着商船的灯火向东而去,仿佛要将秦国的讯息带到远方。

    城头的旗帜在晚风中猎猎作响,那面绣着“秦”字的黑色旗帜,在暮色中格外醒目。穆公望着它,仿佛看到了三个月后,这面旗帜将插在河西的土地上;看到了半年后,它将在函谷关下迎风招展;看到了数年后,它将飘扬在中原的天空下。

    “东进之期,近矣。”他低声说道,像是对老臣们说,又像是对自己说,更像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万千子民说。

    晚风掠过城头,带着渭水的气息,带着麦香,带着铁石的味道,带着远方的尘土。在这风声里,仿佛能听到战马的嘶鸣,能听到车轮的滚动,能听到士兵的呐喊,能听到一个古老国家积蓄了十年的力量,正在悄然苏醒。

    远处的校场,孟明视正指挥士兵收队。他抬头望向城头,看到那三道伫立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少年将领握紧了腰间的秦锐剑,剑鞘上的纹饰在余晖中闪着光。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柄剑就将饮血,这支军队就将出征,这个国家等待了太久的时刻,即将到来。

    城头的三人仍站在那里,直到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天际。夜幕低垂,星光渐显,照亮了他们脚下的土地,也照亮了远方的征途。复兴的基石已然筑牢,东进的号角,即将在黎明时分,响彻关中大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