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八零,不当免费保姆后儿女傻眼了 > 第263章 怎么又回去了?

第263章 怎么又回去了?(1/2)

    “我没说不乐意,我乐意。”

    他怎么可能不乐意,这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他年前就隐约有想法,只是到底学识有限,撑不起这种大思想,现在有人帮他,他不乐意才是傻子!

    他为什么当这个村支书,除了继承他爷的衣钵,就是想往上爬,为出身农门的自己挣一条旁的出路。

    “你真乐意?”

    苏老三挠挠头,“那我们得找个时间好好琢磨一下,这路要怎么走了。”

    方大哥点头。

    说,“我先去处理村民的宅基地纠纷,你回家等我,我回来咱们再细说。”

    “啊?哦。”

    苏老三看着方大哥风风火火走了,皱巴了一下眉,啧了声,“跟我细说?我……就一传话的啊,跟我说什么?”

    他前瞅瞅后瞧瞧,去村头代销店给他妈打了个电话。

    李半夏说她跟姚大嫂约个时间,回头几个人碰个面,有些话当面说更容易理解。

    苏老三转头把话转告了方大哥。

    方大哥说他随时都有时间,看姚大嫂和李半夏的时间,他全权配合。

    李半夏和姚大嫂把她们的计划和打算,铺开了简单说给方大哥,方大哥一遍就懂了,说说服村民这事他来搞定,但鱼虾苗这块需要投入的资金怕是有些困难。

    姚大嫂说,“只要你能搞定村民,我来帮你找商家商谈,先付一半定金,丰收后除去投资,你们的收益给他们两成利,应该能谈下来。”

    “另外一半我来投资,我也要两成利,为表诚意,我可以连投三年。”李半夏果断道。

    方大哥眼睛一下睁大,呼吸急促了几秒,再稳下来时,胸有成竹的保证,“有婶子和大嫂这些话,这事儿我一定能办成!”

    这事看起来难,做起来其实也不简单。

    村民没接受过教育,很多人种庄稼靠的是祖上传下来的经验,这种水稻里养鱼虾的种植方法,他们没听过,不敢尝试。

    方大哥嘴皮子几乎磨破,方爷爷也拄着拐杖奔走在村里。

    另一边,苏老三负责找门面,把铺子需要的各种农家作物一一写下来,交给方大哥去村里跟村民谈,当做水稻种植中夹带鱼虾的筹码。

    方大哥负责组织村干部开会,与领头的村民周旋、科普,把这些事情付诸行动。

    苏老三帮村民卖过鸡鸭鹅、鸡蛋、山菌、野兔等,他们是真正尝过甜头的,觉得苏老三的铺子能开起来,他们确实可以多一笔闲钱,慢慢的,风向就开始往方大哥这边倒了。

    但不少村民担心水稻里下鱼虾苗的事,鱼虾苗本身就不是好找的。

    听到村里开始抱怨这个,方大哥觉得事情已经成了大半了。

    他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对着大喇叭,把鱼虾苗已经有人免费供应给村民的事说了,他们不好找,姚大嫂好找。

    她做的就是招商,招商里恰好有一家专门做这个的。

    方大哥怕说复杂了村民不理解,干脆繁而化简,“……别人出鱼虾苗,用我们的地养活,我们不但水稻能增产,还能额外多出六成鱼虾的收入,大家伙说这买卖能不能做?”

    “能!”

    苏老三带头握拳举手大叫。

    村里人一下子被带动,怎么琢磨自己都是稳赚不赔还是捡钱的一方,真是没道理不同意的,当下就有人举手说做。

    方大哥这边一成事,姚大嫂那边立即行动起来,联系供鱼虾苗的商家,进一步洽谈合作。

    苏老三跟方二妞也寻好了个门面,前头是三大间门面,穿过去,是一个方正的院子,几间厢房,可以当仓库用。

    他还收拾出来一个小房间,免得整理货物太晚的时候,没处落脚。

    李半夏在他选址不远处,也寻了个门面,与他这个格局类似,准备过段时间开药膳房。

    老大两口子白天上班,下班回来学习,阿诺和李半夏一人带一个孩子。

    大家的生活有条不紊的朝前走着。

    转眼,到了苏红英出月子的时间。

    一个多月,张海军还没找到合适的住处。

    接苏红英出院的时候,还一脸‘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关切样,说,“你一个人带着孩子住外头我总有些不放心,还是先住家里,妈平时也能帮你照看孩子。”

    苏红英眸底一片凉意。

    面上却笑意盈盈,说,“听海军哥的。”

    她虽然花了心思挑拨离间,但张海军跟郑秀兰到底是亲母子,她不知道郑秀兰用了什么手段,让信誓旦旦要分家搬出去住的张海军最后选择了住家里没出去租房。

    但都无所谓也不重要。

    在哪都不影响她后面的安排,在家里……

    苏红英攥了下拳,对被郑秀兰推倒在地还是心有余悸的。

    但不可否认,住在张家,更有利于她的计划。

    第二天,张海军来接她回张家前,她给范良玉单位去了个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