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咒禁山海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就任都水官,得赐分光剑

第一百九十八章 就任都水官,得赐分光剑(1/3)

    听语气,刚开始说话的是巡按御史李瑚,接着闽州巡抚游震得也在旁边帮腔,貌似公允实则拉偏架:

    “俞大人,你不要怪李御史说话直。

    水师衙门距离宦游镇和青雀庵不过区区八十里,足有数千人规模的海盗入寇却没能发现,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你说那是有墙外来敌作祟,可一位堂堂上三品在世鬼神都留不下它,这让本官如何上奏朝廷?

    善信乡贤死伤惨重,咱们做父母官的总得给他们一个说法不是?”

    一州巡抚游震得不过是四品【儒士】,巡按御史更是不过五品,却敢在一位上三品在世鬼神面前威胁叫嚣。

    除了从赵宋时代便开始以文制武的优良传统之外,关键还是因为俞志辅在中枢里没有靠山。

    一生宦海沉浮,到现在共有七次屈辱,四次贬官,一次入狱,被人冒领军功,打了胜仗反而吃挂落的事情更是数都数不清。

    弹劾他的大多都是合作的巡抚、巡按御史等文官。

    如今清流已经做好了复制“靖海王之死”刺杀大昭信誉的预案。

    俞志辅这位威望极高的备倭总兵官跟他们不是一路人,如果能提前搬开那是再好不过。

    虽说他们也知道,俞志辅如今早已是一州最高军事长官兼上三品在世鬼神,肩上担着沿海数州抗倭大任,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替代人选。

    不要说用几十个龟山书社士绅的命扳不倒他,就算加上他们一个巡抚一个巡按御史的命也够呛。

    但只要能抓住痛脚,让俞志辅忙于应对朝堂攻讦自顾不暇,没法给他们捣乱就是胜利。

    俞志辅也没有顾及已经走到门外的王澄,喝了口自己泡的茶水,不疾不徐道:

    “巡抚大人,太祖时建起北起青州治蓬莱郡,南至琼州治的崖海郡的沿海防线。

    那时一到夜间外有山海咒禁,内有各卫烽堠洞照万里,沿海防线自然是铁桶一块。

    如今二十四卫是什么样子您应当比谁都清楚。

    想要严密监控沿海防线没问题,但本将需要六十余座滨海卫城、所城、几十支舟师、还有三大镇海楼一起协防。

    还有成千上万水班【白水郎】和无数飞行类护法灵将日夜巡视海疆。

    这需要一个上下一心,春秋鼎盛的国家。

    可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存在了!

    既然今日又提及此事,本将也想问一问,本将主张的以募兵制,招募疍民水手入水师一事,朝廷已经同意,您的粮饷为何迟迟未曾拨付?

    李御史要参本将纵敌失察,那本将也参巡抚大人一个贻误军机之罪如何?”

    游震得一听他要粮饷,额角青筋就忍不住突突直跳。

    他也听过军中“昭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的说法。

    可自从朝廷不与民争利,免了士绅的矿税,又进一步减了商税,税基已然地动山摇,他从哪里搞钱给水师募兵?

    游震得倒是知道哪里有钱,但他只要敢开口要,同党就敢让他死!

    心里暗道:

    “我听说十二年前的绍治28年,徐阁老的学生张太岳曾经上了一道《论时政疏》。

    点名朝廷有‘血气壅阏、臃肿痿痹’五病,向皇帝表明了自身改革之念,当时引得朝野震动。

    可张太岳却突然在前途一片大好的七年前称病告假,用三年时间游山玩水体察民情,四年前又不知所踪,从此再无音讯,连徐阁老都不知道他的下落。

    有人说他病死了,有人说他游历山川再不理俗世,还有人言之凿凿说看到他登上了去往南洋的商船。

    总之,大昭朝廷中除此张太岳之外再无一人有改革之志,有改革之能!

    连韩家人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江山,我等臣子不吃不占,早晚也得落到别人肚子里。

    退一万步说,救他韩家江山有何好处?难道要争当第二个于谦于少保?”

    这时,游震得也注意到了站在门外等候的“王富贵”。

    这位“鬼神惊”是计划中的关键一环,他早就见过的画像,一眼就认出了他。

    本来十分隐秘的郑和宝图破译计划,莫名其妙就败得一塌糊涂,不仅人死了一大半,连图纸都丢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现在懊恼于事无补,抓紧时间补救才是当务之急,于是话锋一转:

    “俞大人,朝廷刚刚选任的都水官来了。

    不如先召见这位二十四卫的后起之秀,咱们的事情容后再说。”

    俞志辅本来想单独召见王澄,跟他道明利害。

    今日虽然有些不巧,两个清流一派的代表也在,却也无需刻意避讳他们。

    很快,身穿御赐麒麟服的王澄便已站在堂下。

    游震得脸上带着一丝久经官场磨炼的假笑,对王澄和颜悦色道:

    “王千户果然是少年英杰。

    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好事。

    王本固王大人即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