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 第429章 邓遐私心

第429章 邓遐私心(1/2)

    穿过轵关,沿王屋山下的山道西行,邓遐率军抵达黄河边上,就地安营。

    再往西北十余里,便是河东郡的东垣县了。

    邓遐在大帐里卸下铠甲,一脸疲惫地躺在榻上休息。

    在蜀地与张蚝的那场血战,让邓遐身负重伤,胸口的伤势,让他时常觉得喘息都异常沉重,而大腿上的那一枪,更是令他日常行走都有些不便。

    王凝之多次告诫他不可再领军,但这一次,邓遐还是亲自来了。

    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邓遐猛地起身,端坐在榻上。

    亲卫掀起门帘,进入大帐,向邓遐汇报道:“斥候回报,东垣城并无异常,周边也未发现有大股部队移动的痕迹。”

    邓遐点点头,看样子燕军的防御果然没顾上这里。

    “传令下去,大家今晚早些休息,大军寅时出发,夺取东垣。”

    亲卫高声应了,出去传达命令。

    邓遐重新躺下,虽然一路都是骑马,但数日的颠簸还是让他身上疼痛难忍,这也更加坚定了他领军出征的决心。

    他的时间不多了,恐怕等不到统一天下的那日,这次就是他为自己选择的最后一战。

    夏日的寅时,正是黎明前的黑暗,一万晋军在漆黑中出发,沿着山路前行。

    邓遐骑在马上,走在队伍中间,这次出兵是为了牵制燕军,所以他带了五千骑兵随行,方便进入河东腹地骚扰。

    山林之中,茂密的树木遮天蔽日,天亮都要来得晚一些,不过随着队伍的前进,周围的一切还是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等大军来到东垣城外,天已经大亮了,早起外出劳作的农户看到突然冒出来的大军,吓得慌忙逃回城内。

    邓遐见状,淡定地指挥部队上前夺城。

    和以往的那几次一样,东垣城没有给晋军带来任何麻烦,守军只是象征性地关闭了一下城门,但待守将看清外面的情况后,又下令将城门打开了。

    邓遐顺利地率军进驻东垣城。

    拿下城池后,邓遐命斥候往山外探查,开始计划起此行的目标,骚扰燕军后方。

    这个时候,邓遐率军亲征的消息才传到王凝之手里,同时送达的,还有一封他的亲笔信。

    信中邓遐坦白了自己的身体状态,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并表示此战过后,他将辞去所有官职,让王凝之早做安排。

    看完后,王凝之长叹一声,将信递给身边的郗超。

    “我的感觉很不好,应远这次怕是回不来了。”

    郗超快速扫完纸上的内容,说道:“我看不至于,他还是有分寸的,应该不会贪功冒进。”

    “我指的不是战事胜败,”王凝之怅然道:“我是说他回不来了。”

    一旁的刘牢之了解完情况,说道:“现在派人过去顶替他,兴许还来得及。”

    王凝之摇摇头,“他专门写信,就是为了让我成全他,我并不觉得他会将差事办砸,但他的身体,恐怕支撑不到他回来了。”

    郗超劝慰道:“这是他的最后要求,求仁得仁,你成全他,也是人之常情。”

    “若我在洛阳,肯定不会同意,怎么着也会阻止他,”王凝之叹道:“但眼下他已经在河东了,我现在传令过去,也是于事无补。”

    苦笑一声,王凝之补充道:“应远从来都是个不省心的,从跟我的第一天开始就是。”

    郗超回忆往事,“但当年桓公想让他背叛你,他可是婉拒了的。”

    “是啊,我一直不放心他,可他还是为我一场场血战打下来,”王凝之叹息道:“他身上的伤,也是因为我将他带到蜀地才受的。”

    邓遐隐藏不住的野心,让王凝之对他远不如对沈劲和刘牢之那般放心。

    但沈劲和刘牢之都曾犯过错,邓遐却拒绝了桓温的拉拢,选择站在王凝之这边。

    同在桓温帐下,郗超与邓遐颇为相熟,说道:“应远就是有执念,可以说他贪图名利,但他都是靠战功去换的,这点上无可指责。”

    刘牢之这时插嘴道:“死在战场上,总好过死在病榻上,我觉得应远的选择没问题。”

    跟在他身边的刘裕则一脸迷茫,这些问题对他来说还太遥远。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王凝之想了想,接着道:“不过我还是想去一趟洛阳,万一出了什么事,我离得近也方便处理。”

    郗超点点头,“眼下倒是无妨,但你得快去快回,不能耽搁太久。”

    王凝之盘算了下时间,“最多一个月,河东的战事就能结束,我看到结果就回来、”

    刘牢之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刚说了应远,还没说你,”王凝之点点刘牢之,“你就是没脑子,只会打仗,现在你的位置多重要不知道吗,我怎么可能会让你离开京城。”

    刘牢之得到王凝之的高度认同,便已心满意足,笑道:“不让去就不去,我就在这守着那帮不安分的,等打关中,我再去不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