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书六零:军婚后的平淡日子 > 第5章 消息传来

第5章 消息传来(1/2)

    从周怀义去部队的第二天,许诺开始适应周家环境,并每天坚持在空间里签到,签到的物资也不敢拿出来,只能先放在空间里存着。

    毕竟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在这半个月的生活里,她成功了解到周家人物构成,并融入了周家村环境。

    周家村位于,南阳市红旗公社下的一个富裕的村庄。

    由于周家村离公社非常近,走路也不过半个小时的路程,所以对于生活在周家村的村民来说,赶集是非常方便的,为村民去公社交换物资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而周家,在整个周家村来说,条件还不错,生活水平属于村里比较富裕的家庭。

    再来说说整个周家整个家庭成员。

    公公周德海,1914年生人,小时候命运多舛,父母早逝,他带着两个弟弟艰难的在世上活着,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是周家主心骨般的存在。

    婆婆陈翠花,1914年生人,为周家奉献半辈子,生育三子一女,操持着家中大小事物,把家里的一切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条,在一些小事上为人斤斤计较,对外却非常护短。

    大伯哥周怀礼,1932年生人,为人老实憨厚,20岁娶妻张盼睇,25岁时妻子张氏因病去世,留下一名年幼的儿子(周向东)。

    侄子周向东,今年9岁,性格调皮的捣蛋,是婆婆张翠花的心肝宝贝,在公社小学部读二年级(上学晚,八岁才开始读一年级)。

    丈夫周怀义,在周家排名老二,1934年生人,16岁出去当兵,在部队职位不详,每月固定往家里寄三十块钱,是周家最有出息的人物。

    小姑子周芝,周家排名老三,1937年生人,十八岁嫁到隔壁李家村,现育两女一子,因婆家贫困,时常回娘家打秋风。

    小叔子周怀邦,周家排行老四,1947年生人,是周家父母老来子,现在在县城里读初三,学习成绩很好。

    至于小叔子周怀邦性格怎么样,许诺来到这里半个月了,也就在每周的星期天,匆匆的见过一面,没有多少相处,所以不了解。

    她为什么说小姑子周芝是一个喜欢回娘家打秋风的人,这主要得益于,这半个月下来,小姑子光是回娘家就有三次了。

    这回娘家就回娘家嘛,关许诺这个当嫂子的也没多大的事,就算人家拿东西补贴婆家,人家拿自己亲爹亲妈的东西,那是理所应当,公婆都没说什么,许诺也不想多管闲事。

    但主要也是,小姑子周芝每次一回来就喜欢往她的房间里,看见什么好东西就想拿走,要不是许诺阻止得快,连房间里的水杯都会被顺走,这就让许诺有些不喜欢这个姑子了。

    思绪收回到种玉米这天,许诺拿着镰刀和婆婆一起去田里扯草。

    没错,来到这里半个月,她从一个城市白领变成了一个乡下妇女,并且能熟练在田里忙农活。

    要不是穿越过来带有原主记忆,许诺怎么也不可能这么快的适应农村生活。

    但没办法,谁叫她现在是周家村周家老二媳妇呢。

    除了刚结婚的那几天没有到地里上工,后面十天可都是跟着婆婆一起到地里忙活。

    但好在,每到煮饭时间,婆婆陈翠花就会叫她回家煮饭,负责周家一家人的吃食。

    这煮饭就成了他一天当中唯一比较轻松的时候了。

    说到这十天在地里忙活,许诺就饱含热泪,每天闻鸡起床,天不亮就开始干活。

    许诺觉得再要这样下去,她整个人就要废了,得想个法子,脱离这苦逼生活才行。

    就在许诺想破脑汁,想脱离现在的困境时,喇叭里声音他们一家去大队部,说是部队来信。

    肯定是她那个便宜丈夫寄来的信,许诺顿时眼睛一亮,跟在婆婆后面就往大队部跑。

    大队部!

    村长和村支书满脸愁容的等着周家人来。

    周德海和大儿子周怀礼最先到达大队部。

    “村长!是不是我二弟来…信了?”

    最先忍不住开口的便是周怀礼,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也迫不及待地问面前的村长。

    只是在看见村长和村支书凝重的表情时,刚刚脸上还带有一丝笑容的周德海和周怀礼,两人顿时顿住了。

    “大哥!等怀义媳妇到了在一起说吧!”

    村支书周德江面色凝重,有些艰难的看着自己大哥,有些话不知道怎么开口。

    周德海和周怀礼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顿时咯噔一声,不好的预感由上而下。

    “德江!是不是我家老二在部队里出了什么事?”周德海有些着急的看着是村支书的二弟。

    村支书低着头,不敢看大哥的脸,侄子牺牲了,让他如何开口对大哥说,不由得悲从心来。

    在这时,许诺和婆婆张翠花也赶了过来。

    除了在学校读书的小叔子周怀邦和9岁的周向东,以及嫁出去的周芝以外,周家人都聚集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