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乾陵惊魂夜 > 第167章 周太爷机关算尽,朱子华探墓危机

第167章 周太爷机关算尽,朱子华探墓危机(1/2)

    石棺盖砸地的闷响混着炸雷,王六后颈的冷汗顺着衣领滑进脊梁骨。

    他望着周老太爷手里那把还沾着周浩血的短刀,突然想起三天前被老太爷叫到偏厅时,老人往他手里塞了块银锭:"浩子那娃贪,你把石棺钉的位置记准了,等开了棺,夜明珠分你三成。"

    原来三成是催命符。

    "老爷......我、我就是个跑腿的......"王六的膝盖撞在石板上,裤裆里泛起热臊味——他失禁了。

    周老太爷的影子罩下来,像座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山。

    老人的指甲刮过他发顶,王六看见那指甲缝里嵌着暗褐色的泥,和石棺内壁的锈迹一个颜色。

    "当年修陵的工匠,"周老太爷蹲下来,短刀在王六喉结上轻轻一挑,"我让他们把棺材钉钉进自己心口,再封进墙里。"他浑浊的眼珠映着手电筒的光,"浩子他爹当年问我,九根钉子刻牡丹是图个吉利?"刀身往下压了压,王六喉结动了动,尝到血锈味,"吉利?"老人笑出了声,"每根钉子都是引魂钉,要见够九个人血,才能把陵里的脏东西镇死。"

    王六突然想起周浩临死前攥着夜明珠的手——那珠子幽蓝得像鬼火。

    原来夜明珠不是陪葬,是引魂灯。

    "你和浩子,"周老太爷的手指抠进王六肩膀的伤口,"是第七、第八滴血。"短刀猛地捅进王六心口时,他听见老人在耳边说:"还差一滴。"

    王六的瞳孔逐渐涣散,最后看见的是周老太爷爬满老年斑的手。

    那双手正把他的血抹在石棺内侧的牡丹纹上,每道花瓣都浸得透红。

    雨不知何时停了。

    周老太爷扶着石棺边缘站起来,后颈那根钉子随着动作晃了晃——那是他假死时让最信任的护院钉的,钉尾刻着个"周"字。

    他摸出怀里的金符,符纸边缘已经被血浸透,是他提前用公鸡血和朱砂画的。

    "老东西,"他对着空气啐了口,"我周家守了三辈的秘密,轮不到你爬出来。"

    石棺盖重新合上时发出闷响,周老太爷靠在墙上,看着自己颤抖的手把金符贴在棺缝上。

    月光从透气孔漏进来,照见他脸上的皱纹里全是血,像爬满了红蚯蚓。

    最后一丝力气从脚底抽走时,他望着墓室中央周浩的尸体笑了:"浩子,你爹的棺材钉,我给你钉紧了。"

    眼皮合上的瞬间,他听见墙里传来抓挠声——第九滴血,该是他自己的。

    岁月像把钝刀,割了周家三辈人。

    二〇二三年清明,朱子华蹲在秦岭北麓的荒坡上,指尖摩挲着泛黄的羊皮地图。

    地图角上的"周"字红印已经模糊,但那条用朱砂画的路线,和他用卫星地图比对了三个月的轨迹分毫不差。

    "找到了。"他轻声说,洛阳铲带起的土粒落进新挖的探洞里,发出细碎的响。

    洞底传来空洞的回声。

    朱子华擦了把额角的汗,手电筒往洞里一照——青石板,石缝里嵌着半枚牡丹纹砖雕。

    他心跳突然加快,后槽牙咬得发酸。

    三年前在潘家园收的那本《周氏秘辛》里写过:"陵门隐于槐下,砖刻牡丹引魂。"

    挖开表层浮土用了半小时。

    当那道半人高的石门出现在月光下时,朱子华的手在抖。

    他摸出背包里的工兵铲,铲头敲在石门上,"咚"的一声闷响——门后是空的。

    "成了。"他喉咙发紧,从背包里摸出头灯戴上。

    光束扫过石门时,他突然僵住:门楣上的砖雕牡丹,花瓣纹路竟和《周氏秘辛》里画的分毫不差,连最边缘那片卷起来的花瓣都一模一样。

    山风突然大了。

    朱子华抬头,老槐树的枯枝在头顶晃出影子,像无数只乱抓的手。

    他正想把背包甩到肩上,远处突然亮起几点白光。

    "谁?"他本能地蹲下,洛阳铲攥得指节发白。

    那几点光在坡下晃动,像有人打着手电筒往这边走。

    朱子华屏住呼吸,听见模糊的说话声:"......坐标应该没错,许斌说周丽华的日记里夹着张地图......"

    "可能是附近村民?"另一个声音压得低,"大半夜的谁来这荒坡......"

    白光越来越近。

    朱子华后背抵着石门,冷汗浸透了衬衫。

    他盯着那几点光,直到它们在坡下的灌木丛里消失,连说话声都听不见了,才松了口气。

    "疑神疑鬼。"他自嘲地笑了笑,转身要推门,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朱先生?"

    朱子华猛地转头,手电筒光束扫过——五个身影站在月光里,最前面的人穿着警服,肩上的警衔在光下闪了闪。

    "宋瑞安?"朱子华认出来了,是市刑警队的队长。

    他目光扫过宋瑞安身后的四人,最后落在最右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