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朱能急道。
“不可!” 张玉强压心中惊涛骇浪,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通州杨文残部虽被围,但兵力犹存,若知北平有变,必做困兽之斗!我军主力被牵制在此,若再分兵,恐生大乱!” 他目光扫过地图,最终停在居庸关方向,“陛下…陛下应该快到了!只要陛下抵达居庸关,大局可定!传令!全军戒备!严守营寨!通州方向,加派斥候,有任何异动,立刻来报!北平城内…加派信使,让留守将领务必稳住局面!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太子殿下!”
命令虽下,但一股巨大的阴云已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太子垂危,陛下归期未卜,朱高煦与白莲教勾结潜逃…内忧外患,如同交织的毒网。
而此刻,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穿着普通民夫衣服、挑着菜担的身影,借着黄昏的掩护,低着头,脚步匆匆地通过了燕军外围一处不甚严密的哨卡,混入了通州城内。此人进入城内后,七拐八绕,最终消失在一条偏僻小巷深处的一间不起眼的米铺后门。
米铺内堂,烛火昏暗。一个穿着绸缎长衫、面容富态、如同寻常商贾的中年人,正悠闲地品着茶。看到来人,他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红莲使,久候了。” 中年人开口,声音平和。
那“民夫”抬起头,露出一张精悍的脸,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低声道:“掌印大人(徐鸿)和明王殿下(朱高煦)已到!‘圣火’已燃!只待‘红莲’绽放!”
被称为“红莲使”的中年商人眼中精光一闪,笑容更加和煦,却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好!告诉掌印和明王,通州城内的‘柴薪’已备足。杨文留下的那几个死忠将领…今夜,便是他们为大明尽忠之时了。只待北平火光一起…这幽燕大地,便是圣火燎原之地!”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扭曲如同择人而噬的妖魔。一张针对北平、针对整个北方的致命大网,随着朱高煦的抵达和白莲暗桩的启动,正悄然收紧。而濒危的太子朱高炽,成了这风暴旋涡中最脆弱的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