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犹记《木乃伊》中现世的神明,东方仙庭姑且不论,单是埃及冥神阿努比斯就值得探究,何况还有藏身暗处的主神空间。
天地无垠,能放手一战的对手数不胜数,又怎会感到孤寂?
正当他心境澄明、神思沉凝之际,一道莫名感应骤然搅乱宁静。嬴政陡然睁目,眸光似电,直透九霄。
距蜃楼数十里外的海面,一叶残破扁舟正劈波斩浪,疾驰向岸。
船头伫立着黑袍白须的老者,长眉垂肩,唯独双眼焕发着不符年岁的蓬勃生气。
他远眺海雾中巍然耸立的蜃楼,轻叹一声。
原本皎洁的圆月晴空,竟在转瞬间乌云压顶,雷声闷响。清辉尽掩,桑海城陷入沉沉黑夜。
骤然间,闪电划破长夜,照彻山河万里。
惊雷震彻,无数人从梦中惊醒。略通风水者纷纷掐算,却难觅端倪,只隐约察觉海滨有异状萌生。
无人知晓,此刻正有两位天人境强者隔空交锋。他们并非拳脚相向,而是以元神离体之术,在虚无之境展开殊死较量,凶险万分!
海天相接处,怒涛翻涌!
平静的海面突然炸裂,无形碰撞激起千重浪。唯有大宗师级高手,才能看见那游走千里的电光,如天神挥毫,在 ** 刻下深邃沟壑。
“轰!”
海面裂开两道永不弥合的深渊,任凭狂澜怒卷也难以填平。天人元神之战虽在虚空展开,其威能映射现世却更显诡谲难测。
这正解释了为何一位天人之境的存在便能撼动王朝根基——天人合一的威能浩瀚如寰宇,与大宗师之间的差距,远比寻常境界与凡俗的鸿沟更为深远!
虚空中,嬴政冰冷的话语如惊雷轰鸣:"苟子,你僭越了!"
"老朽名为荀子,非苟子!嬴政小儿!"
这位老者,赫然是儒家荀子。
当年嬴政借李斯之手处死韩非时,此人始终隐忍不发。如今却不知为何,终究是按捺不住了。
"是被朕逼到走投无路,才这般慌不择路?"
帝王低语间,元神显化阴阳二气,衍化五行轮转,结成洛书大阵,将荀子元神分割为九块。阴阳交汇处,嬴政元神化作黑白双影踏浪而来,一指破空!
荀子从容不迫,朗声诵道:"子曰——"
"闭嘴!"
九五之尊言出法随,荀子话语戛然而止,只得挥袖荡开浩然正气。那意念如烈阳普照,邪祟尽散。
但嬴政之道,比骄阳更为霸烈!
五行轮转间,东海之水应和"天一生水"玄机,水生木,木生火......五行相生终成周流不息之势,将濒临崩溃的洛书阵眼牢牢稳固。
阴阳五行交融,化作湮灭虚空的惊涛骇浪,誓要吞没儒家皓月,碾碎浩然正气!
"荀子!降还是不降?若再负隅顽抗,朕便让你魂飞魄散!"
话语中尽显诛灭天人的霸道,而荀子只觉得他在痴心妄想。
"呵,后生不知天高地厚,吾等天人岂是那么容易消亡......"
嬴政对嘲讽置若罔闻,元神再度绽放璀璨光华,黑白二气与五行之力交融流转。
清气缥缈,升腾为天,乾位高悬;
浊气沉凝,沉降为地,坤势厚重。
继而五行分镇五方,演化五德,循环往复,以八荒六合之势将老者元神彻底禁锢。
"封!"
老者这才惊慌失色,对方竟是要永久 ** 他的元神。对他们这般近乎鬼仙的天人而言,肉身本就可舍可弃,但元神若被 ** 于海眼之下,便是万劫不复。
"且住!老朽认输!"
这天人竟是毫不犹豫地俯首:"从今往后,我儒家封闭山门,只要陛下在位一日,儒家绝不出世。"
蜃楼之上,帝王元神归位,缓缓睁眼,声音低沉:"倒也不必如此,齐鲁三杰需入稷下学宫讲学十载,此后每隔五年儒家需另派教习轮换。"
另一边,老者元神归体后狼狈地浸泡在海中,小舟早已在交锋余波中化为齑粉。荀子无奈地抹去脸上水渍:"陛下莫非真要熔铸百家学说?"
"海纳百川,和而不同。"
皇帝的话语自远方飘来:“百家学说各有精妙之处,朕身为九五之尊,岂会没有包容之量?学问本无优劣之分,但若有人痴心妄想独霸一方……”
他轻哼一声,不再言语。荀子心中雪亮——这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终究只有始皇帝嬴政一人。
…………
待荀子退下后,嬴政返回内室。雪女静静依偎在他身旁,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时光。
他放过荀子的原因诸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源于异界的动荡。
天人之间亦有实力差距,像荀子这般全靠自身苦修的修士,怎能与执掌诸天资源的嬴政相比?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