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与规模:汉长安城南倚龙首原,北临渭水,形状布局不甚规则,平面略呈方形而缺西北角,城墙内面积34.39平方公里。
城门与街道:每面墙有3座城门,从城门通向城内的每条大街可同时并行12辆马车,史称“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功能分区:包括宫廷区、行政区、商业区和居民区,宫廷区占全城总面积的2/3以上。
经济状况:由于连年战乱,长安经济遭受重创,城中“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尸秽满路”,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物价飞涨,货币制度也被破坏,董卓曾悉坏五铢钱,更铸小钱,导致经济秩序混乱。
人口情况:战乱和灾荒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或逃亡,长安人口锐减,“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曾经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变得十分萧条。)
建安元年7月初二夜,天空无月。
黑暗笼罩的长安城,如同一个匍匐的怪兽。
贾诩、邹玉、蒋通,带着600多名士兵。
行走在曾经人声鼎沸、繁华之极,如今却空无人烟的安门大街(长安正南门,汉代多以每个城门所应对的道路命名街道)。
刚进无人看守的安门没多远,就听到凄厉的惨叫。
在蒋通的好奇心驱使下,队伍停下。
一队50人的士兵做好戒备,冲入了临街的一个大院内。
看到的场景,却让这些安定了几个月的士兵们毛骨悚然——
房梁上挂的是人,之前是活生生的人,此时却也变得残破不全(这场景就不形容了。)
看着一个瞳孔放大、面容扭曲的人头,蒋通瞬间就想起了半年前流民营地人吃人的事情。
不过那时候都是偷摸的,哪像这里——几十个借着火堆,光明正大地撕扯同类身上零件的“野兽”,这么心安理得!
看着冲进来的士兵,围着两个火堆的20多人愣住了。
蒋通带着的50名士兵,也被这人间炼狱的场景,震惊得一动不动。
贾诩缓缓地走进来,扫了一眼,淡淡地对蒋通说道:"都杀了吧!"
说完,扭身走了出去。
身后传来了惨叫声和求饶声,不多时,便归于平静。
队伍再次启程。
蒋通看着身旁的贾诩,问道:"先生好像对这场景司空见惯?!"
贾诩淡淡地说道:"相比于中原之地,关中经历的祸事太多了。
这种情况,在几年之内,吾见得太多了。"
就连骑在战马上的邹玉都没说什么——实在是这些西凉武夫们造的孽,让她也是无言。
一场杀戮之后,蒋通倒也收起了心中的震惊,毕竟,乱世之中人相食太常见了,就又问贾诩:
"先生为何让我将那群人全部杀掉?毕竟,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贾诩的声音仍然没有情绪波动:"只因那帮人是有组织的猎杀牟利,而非为人之本性。"
这一下,蒋通就明白了——如果是为了生存所迫,偷摸摸地吃了同类,尚可原谅,那是求生的本能驱使。
但这帮人,应该是有组织的以同类躯体牟利,那就不可饶恕了,说他们是恶魔也不为怪!
队伍继续前进,在黑暗中的长安城,这么一支打着火把、默默前行的队伍,倒也能引起人的注意。
又行一段时间,黑暗中,从一个小巷中窜出一个人,跌跌撞撞地向这支队伍追赶,想冲撞队伍。
被后边警戒的士兵抓住,带到了蒋通、贾诩面前。
那人已经瘦得不成样子,没有了畏惧,而是用尽全身力气说道:"将军,无论你们是何地军队,且救救我家阿弟!
我知道哪里有藏财宝的地方,救出我阿弟,我告诉将军!"
这瘦弱的汉子说得语无伦次,但表达的意思清楚了:他弟弟应该是被抓走了,然后他想向蒋通这支队伍求救,给的好处是他知道有以前藏财宝的地方。
贾诩皱眉,就没有出声,还是蒋通问道:"你阿弟被何人抓走?"
那瘦弱的汉子向前指了指,蒋通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那应该是以前是的侯爵之家,院墙占地十分广阔。
残破的院内倒是勉强看到有些火光泛起。
那汉子哆嗦地说道:"长安南城……已经被刘黑蛇控制。他们有三四百人,猎杀城中残存之民,卖肉为生!"
说到这里,那汉子已经没力气了。
蒋通让后勤兵递给他一桶温水,询问贾诩的意见。
贾诩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蒋通立即命令两个步兵团列成阵势,冲向前方。
那个大院紧闭的院门、高高的围墙,这都阻挡不了护民军士兵的脚步,因为那围墙历经战乱,倒塌的缺口不止一处。
冲进去之后,倒是有一帮凶悍的匪徒嚷嚷着冲了出来,但毫无队形,没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