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那3000世家私兵一听,这是拿他们当炮灰,于是就在城中抢劫一番后,便扬长而去,目前不知所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和一听,皱起了眉头,命令自己手下的亲兵,迅速在这码头上给自己搭建一个指挥所,同时传令水军第三师师长阮仲,命他率领2000水兵迅速控制寿春城,将浑水摸鱼、趁机作乱的歹徒全部击杀!恢复城中秩序。
阮仲当然知道张和这是乱世用重典、杀鸡儆猴,也没有废话,直接命令船上的旗语兵挥动令旗,调了两个旅的水兵弃船上岸。
张和就这么在淮河的码头边上,慢慢地踱步。
得益于他给杨平当了2个月的亲卫,大汉十三州的地图,早就被他张和牢记于脑海中,特别是此次他要攻略的淮南地区,杨平给他的那张精细地图,这几日都被他给研究透了。
6月下旬的天气,即便是下午五六点钟,太阳仍然毒辣。
没走几步,张和就浑身是汗,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思考。
在某一刻,听着嘹亮的蝉鸣声,张和仿佛下定了决心,快步走回了在码头上临时搭建的指挥所,迅速让传令兵召集第15师、水军第三师的主要干部前来开会。
不多时,副总兵何冬、军纪司马崔田、水军第三师师长阮仲、第15师师长龚元,带领手下的主要军官,就来到了他这个临时搭起的遮阳棚里。
就见此时的张和,正拿着铅笔在那张巨大的地图上面,不断地在描着什么。
等人员到齐,张和直接说道:"诸位,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九江郡太守陈纪,应该是率领手下的兵将向西南而去,准备弃守淮南,而是将兵力集中在长江北岸的桐城,配合长江南岸的周瑜所部,坚守彭蠡泽口(今鄱阳湖)。"
看着不解的众将,张和予以解释:"前些天,我与第15师师长龚元(这位杨都督身边的高级参谋)交谈中得知,
原荆州的别驾伊籍曾游说江东,以及彭城的曹、刘、袁三家。
然而,彭城之战结束之时,得到的讯息是:伊籍早就提前几天,与袁术手下的谋士韩胤启程返回寿春了。
由此,本总兵推测,定是袁术等人见我护民军势大,想联络治下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一同起兵对抗我护民军的兵锋。
而寿春城内原本驻守的3000地主豪强的私兵,也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往时,伊籍从江东而来,肯定已经与孙策、周瑜等人达成了联合作战的协定。
而根据第二镇发来的军情通报来看,周瑜目前,已经在柴桑附近集结了2万余大军。
另外,护民军新建的第二镇、第十师,目前在长江北岸的黄梅县,而此地已经属于庐江郡。
庐江郡太守刘勋,早在半个月前已经率领手下5000主力郡兵赶赴了桐城。
如若让陈纪等人带领手下的数千兵马赶赴了桐城,那么这些人就可以依据这里......"
众将看来,张和的手指点在了桐城东北侧的一处地方。
张和说道,“这里被命名为夹石关,地势险要,虽不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却能阻挡从北边而来的进攻。
所以,本总兵决定:由副总兵何冬、司马崔田,留守寿春城,负责指挥水军第三师以及后续的第16师,保障我军的后勤。
步兵第15师、车骑第二师,则应以最快速度向南追击,在陈纪所部抵达夹石关之前,灭掉他们!"
众人一听,都不确定张和做的决定是对是错,毕竟,目前的情报少得可怜。
但这些人也没有反对自家的总兵官,就连何冬都没有出言反对,因为不管张和部署的战术有没有问题,至少战略是没错的——
绝对不能让大股敌军,汇合到长江以北的重镇桐城!
于是,众人纷纷起身说道:“请总兵部署作战任务。”
张和就拿着铅笔,在地图上与各个单位部署具体作战计划……
一场浩浩荡荡的追击,就此展开。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