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豫州各世家的族中子弟皆愿学习杨都督治下之政策,
只求杨都督解除‘地主豪强之家五服之内人员,20年内不得入太平民团治下为官为吏’的禁令。”
说完,郭嘉向杨平行了一礼,肃然而立于堂内,等着杨平答复。
“好家伙,原来是在这等着的。”杨平心想,这豫州世家打的好算盘——
现在的豫州,已经彻底被杨平控制住了,真正是刀架到了这些世家的脖子上,但这帮世家却不愿意外出开拓,而是打起了从内部窃取自己胜利果实的算盘。”
杨平在汝南郡实施分田编户,以及实施“井”“里”这两个最小单位,一个轮换做井长,一个选举出里长的策略时,
就已经对这两个策略打了补丁,那就是:
所有留在自己治下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其家五服之内人员,20年内不得担任基层官吏。
防止被赶走的地主豪强们,利用血缘关系、以及家族控制的办法,暗中操控杨平的基础政权。
“这帮豫州的世家倒是真敢想,以为我是傻子吗?”只要杨平敢放开这个禁令,这些曾经掌握天下绝对话语权,以及绝对生产资料的人物,能用他们家传的手段,在短时间内控制住杨平所有的基础政权。
打个比方,东乡里原本是大地主陈家的地盘,陈家控制了东乡里七成以上土地,如果杨平实施分田编户政策,而没有将陈家子弟迁走或加以限制,
即便是按照杨平的政策进行选举,东乡里仍然会在陈家的控制之内。
即便杨平给所有人分了土地,但他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能顾及到一个百十户人口的里吗?
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出十年,东乡里仍然会被陈家控制得死死的,自己的政令根本没有陈家说话管用,
派过去的乡长、县长,甚至能被这些根深蒂固的家族联合架空。
想到这里,杨平的脸色变得极为阴沉。余光一直在注视着杨平的郭嘉心中赞叹:不愧是白手起家、半年打下偌大天下的杨都督,各种要害看得一清二楚。
只听杨平淡淡的说道:“郭奉孝,本都督知道你乃智谋之人。若本都督按照豫州世家的建议行事,会有何等结果?”
杨平又补充了一句:“郭奉孝,本都督时间有限,没工夫陪你做言语间的游戏。”
郭嘉知道,杨平是想通过自己之口来揭露这些世家们的嘴脸。
但他郭嘉,也有自己的立场,于是整理好语言,极其简练地说道:
“禀报都督,若按豫州世家的设想,您如果同意他们的条件,这些世家便会联络河北、江东、益州之地的世家,短时间内,杨都督您便可以掌控天下,实现改朝换代。
然而,不出十年,都督您建立大同世界的理想就将成为泡影。
因为这些人,会钻您制定规则的漏洞,甚至天高皇帝远,他们可以曲解、歪曲您的政策,一步步侵蚀,
再回到大汉原来的状态去,他们无非是换了个合作者而已。”
“不愧是郭嘉,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豫州世家的打算。”杨平问道:“郭先生,你身为豫州世家的说客,却如此直言不讳地挑破了他们的心思,这又是为何?”
刚刚,那是郭嘉作为别人的代言人在与杨平交流,现在,随着杨平的提问,就变成了郭嘉自己与杨平的交流。
只见郭嘉正了正身形,对着杨平行了一礼,说道:“杨都督应当知晓,郭嘉虽出自于世族,然仅仅是顶着个名声。
郭嘉自幼丧父,家中穷苦,寡母将我养大,族中虽给予好处,按理郭嘉应该向着族中说话。
然,郭嘉自成年以来,尽心竭力为族中效力……”
郭嘉首先点出,自己算不上世家大族的核心成员,然后说道:“想必杨都督知晓,
今年3月,颍川各世家联合向我家施压,让我作为代表前去兖州联络曹操,只为让曹操尽早出兵,赶走在颍川郡的温侯(吕布)。
然,此非郭嘉之愿,我虽有择明主而辅佐的志向,但当时天下局势,郭嘉已有些看不透彻,却被逼无奈之下去了曹营。”
(历史上的郭嘉,是在建安元年11月,曹操占据颍川郡,迎奉汉献帝之后,有了一统寰宇之势,郭嘉才入的曹营。)
杨平就这么淡淡地看着郭嘉,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难道他去侍奉曹操,是心不甘情不愿,在曹操死后,就准备跳槽向自己效忠?
杨平可不认为,历史上对曹操忠心耿耿的郭嘉会跳槽到自己这里,而且杨平现在,也不需要再来个郭嘉给自己锦上添花了。
见杨平自始至终对自己都不甚热情,郭嘉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如今,在我看来,都督已经占据绝对优势,这天下必是都督的天下,区别只是用时长短而已。
快则半年,慢则一年,以都督的势头,定能平定乱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