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也是情真意切,以小兄弟的口吻向老大哥俯首称臣,表示自己被打的损兵折将,也没了争霸天下的心思,以后就跟着老大哥混了。
但是老大哥你得快点出兵啊,晚了,这天下就归妖人杨平了!
先是荀彧过来言说事情紧急,再接着是张扬发来战报言说事情紧急,最后追加过来的曹操通报,彻底让袁绍相信,自己再不做出反应,这天下就归杨平了。
到时候,甭说你袁绍还能不能做一个诸侯了,
而是,要么滚到九州之外去开荒,要么全家嫡系鸡犬不留!
曹操的这封信,袁绍没让别人看,自己知道就行了。
略作思考,袁绍问荀彧:“文若先生,如今子修(曹昂)掌管兖州,名不正言不顺。
吾欲上表天子,表奏曹昂为兖州刺史,不知可否?”
荀彧起身,对着袁绍深深一躬:“我代公子曹昂谢过右将军了。”
其实,由袁绍来上表曹昂为兖州刺史,也是荀彧愿意亲自来邺城的主要目标之一。见袁绍答应,荀彧自然要大礼道谢了。
道谢完后,只见袁绍起身说道:“文若先生,子修可有别的事情交代?”
荀彧起身说道:“我家主公的谋士戏志才,曾向公子曹昂提议,右将军应尽快迎奉天子,以天子明诏,诏令大汉十三州忠贞之士共同起兵,剿灭妖人杨平的太平民团。”
荀彧此言一出,袁绍手下谋士纷纷附和:“主公,此言大善呀!
主公,此策甚妙呀!”
袁绍也知道,想要把天下各路诸侯拧成一股绳,来对抗杨平的太平民团,天子就是个最好的招牌。
可此时的袁绍,真的不想迎天子,因为一旦把天子迎来(杨平已经给他们打明牌了)——天子只需要效仿周天子进行分封,自己手下的这群人肯定愿意当天子之臣,而非他袁绍之臣。
一时间,袁绍有些难以抉择(这也是杨平的算计)。
众人也猜得出袁绍为什么会如此纠结,但此时谁也不会当出头鸟了——此时再当出头鸟,肯定会被袁绍干掉的。
堂中反而陷入了诡异的安静。就连荀彧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忽然,堂中传来了一阵大笑,众人循声看去,原来是十分英俊的荆州长史蒯良。
“蒯长史为何发笑?”坐得最近的郭图问道。
就见蒯良站起身来,仍是大笑不止。
最后,袁绍不得不开口询问:“蒯长史如何发笑?”
蒯良才收了这副疯癫的表情,说道:“敢问右将军,若家中已然断炊,父母妻儿嗷嗷待哺,
然,家中有传家宝一件,若是典当,便可获取一生不愁之吃喝用度,右将军当作何取舍?!”
堂中的人没有一个蠢的,蒯良这个比喻恰当啊——现在杨平威势过重,就如同对袁绍一家有饿死的威胁!
袁绍目前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将自己视为传家宝的权力暂时舍去,却能像在座所有人一样成为实际上的稍小一点的诸侯,甚至会像春秋时的霸主一样统领各诸侯,此后袁家也不会愁荣华富贵;
若袁绍死守着自己的权力不放,那么杨平的太平民团,就会像饥饿一样弄死你袁绍的全家。
怎么选?!
蒯良的这个比喻,袁绍不是不懂,只是心中仍然纠结。
今日的袁绍府上,注定会十分热闹——就听亲兵再次进来通传:“禀报将军,门外有一人自称徐州刺史刘玄德,求见右将军。”
刘备,这可是一方诸侯啊!
袁绍正了正衣冠,说道:“快请!”
不多时,风尘仆仆、甚至衣袍上满是白色汗渍的刘备,带着同样风尘仆仆的张飞进得堂内。
双方见礼之后,袁绍问坐在上座的刘备:“刘使君何以至此?”
袁绍这问得有点多余了,刚刚荀彧已经说出自己的推测,估计刘备也已经被杨平给收拾了。
刘备倒是拿得起放得下,直接对着在场众人说道:“四日前,妖人杨平率部突袭我等在徐州彭城的营寨。
护民军骑兵锐不可挡,我等战败……”
刘备诉说了一下杨平骑兵袭营时的威势,同时刘备言说自己溃逃的时候,左将军袁术的营寨也遭到了攻击,以护民军的精锐,估计左将军也难逃一败。
最后,刘备表示:此时的太平民团,已经到了能覆灭天下的程度,正是需要我等齐心协力一起灭掉杨平,保卫各位自己名下的土地、财富、地位。
刘备虽然说得含蓄,但是在场的人哪个不是人精,立刻就懂了,于是,再次齐齐向袁绍建议,让他到河东迎回天子,以天子之名,联合天下世家大族共同剿灭太平民团。
袁绍此时已经有些动摇,但仍然难以做决定,于是假托荀彧、刘备等人连日奔波劳累,暂且在府中歇下,明日再做计较。
却不想,刘备在问清了荀彧到此的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