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诸侯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团结在曹昂刺史麾下,出人出力,抵挡太平民团的攻击,保住自家的祖业,也是保住自己享受荣华富贵的特权。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不是诸侯混战、江山易鼎的权力游戏!
明白了这一茬,堂中众人信誓旦旦地向曹昂表示:"我等会奉曹使君为兖州之主。"
所谓政治,无非是利益交换!
利益给到位了,这些统治阶层连皇帝都能给你换了,更不用说一个州的刺史了。
曹昂算是用在杨平那里学到的方法,快刀斩乱麻地继承了曹操的兖州刺史之位。
随后,曹昂下达了:黄河以南兖州地区所有能联络上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全面北撤黄河,进行坚守的命令。
同时,曹昂表示:"不想撤也可以,你们老老实实地交上祖宗给你们创下的基业,然后带着家中的嫡系子弟,听从那杨平的召唤,到九州之外、蛮夷之地开荒去。"
对于兖州这些地主豪强,但凡有一丝可能,谁都不想离开自己祖宗巧取豪夺为他们夺下来的特权之地,而去那鸟不拉屎的洪荒之地开拓。
于是,堂中众人一个个表示:"我等将追随曹使君脚步,率家人北撤,依黄河进行坚守。”
曹昂心中冷笑:此时,攻守易形了,不是我曹家求着你们出兵出力,而是你们求着我曹家带领你们,保你们的富贵。
曹昂也不客气,直接对着荀彧吩咐道:
"文若先生,你即刻骑快马向河北邺城而去,将徐州战事,以及我的决策告知我家叔父袁本初。
你就言说:兖州上下皆愿遵从右将军(袁绍)之令,请右将军即刻发兵南下,到大河以北抵抗太平民团的攻击。
另外,文若先生,你需建议右将军,让他即刻迎奉天子,以天子之名,诏令大汉十三州忠志之士,共同起兵剿灭分田地、打土豪的太平民团。"
荀彧知道这趟差事必须得自己去,因为曹昂交代这两件事,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换别人,不一定能表达得清楚。
于是,荀彧对曹昂行了一礼,便走出大堂。
院中的曹洪,早就准备好了几匹加装了双边马凳、高桥马鞍的战马,由曹家卫队的队长曹树,带着一名亲兵陪着荀彧,一人双马快速向北而去。
送走了荀彧,曹昂就在大堂内和丁仪这些兖州世家,开始仔细商议撤退事宜,以及这些家族能在三日之内给提供的兵力。
最终,在鄄城以及鄄城附近的世家,由丁仪做出表态,表示,明日天黑之前可以聚集一万名有战斗力的私兵,交给曹昂指挥。
对此,曹昂表示:"这一万兵马,要快速利用一切能够使用的渡河工具,抵达大河以北进行防御,不要在黄河以南地区做无谓的抵抗。
让丁仪通知这附近的地主豪强,迅速将家中核心人员向大河以北转移。"
说完,曹昂就起身送客。
来到后宅,早就知道自己儿子回来的丁夫人,以及卞夫人带着大曹丕、曹植等人,在后院等侯曹昂。
丁夫人注意力在自己儿子安然无恙地回来,但卞夫人看到曹昂头带白布,却已经跪倒在地低声抽噎。
丁夫人大怒(我儿子回来,你这个狐媚子哭什么)转身,却被曹昂拉住。
丁夫人这才注意到曹昂头上的白布,瞬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瘫软于地,口中喃喃地道:"阿瞒...阿瞒....."
丁夫人和曹操两人感情确实很好。
曹昂抱起丁夫人放回堂中座位,对着跟过来的十一岁的曹丕说道:"阿弟,父亲战死,家中我等为顶梁柱。
母亲悲痛之间估计做不得精细事务,阿兄又要主持鄄城大局。
目前,曹家已到生死存亡之秋,我等需尽快撤回大河以北。”
看着阴沉的曹丕,曹昂拍着他肩膀说道:
"府中之事暂且交由阿弟处理,要在天黑之前,将母亲等人安全地带到黄河以北。
随后,你等即刻启程前往濮阳,在濮阳等候阿兄到来,可曾明白?"
见曹昂说得如此严肃,十一岁的曹丕坚定地点头:"请阿兄放心,我一定将阿母安全地带到濮阳,等候阿兄归来。"
曹昂这才安慰伤心过度的母亲:"母亲,父亲不在了,然,有儿在,曹家就倒不了!
阿母切莫悲伤,赶紧去准备,早些撤到大河以北,莫让儿担忧,方是关键。"
有曹昂对曹丕叮嘱这段功夫,丁夫人也算是缓过劲来了,泪眼连连地对着曹昂点头,嘴中仍无意识地说着:"子修...子修......阿瞒...阿瞒......"
看得曹昂心酸。
但此时的曹昂仍是面色冷峻,对着身后的卞夫人交代道:“汝带阿娘回房准备,准备好后,随吾阿弟一同过河。"
卞夫人是个极其聪慧识时务的人——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