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醒过来的曹昂猛然站起身体,面朝东南方向连续大呼:"杨平!杨平!杨平!"
这三声"杨平"——
第一声愤怒之至,满含仇恨,既为杨平欺骗自己,又为杨平杀死了自己父亲;
第二声"杨平"屈辱至极,因为自己成了杨平的棋子;
第三声"杨平"却又有些无奈,在杨平治下待了三个多月,参与到高层事务中的曹昂清晰地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杨平的对手。
这仇该如何报啊?!
"公子!"见曹昂如此悲愤,堂中三人关切地呼唤。
曹昂呼喝三声之后,倒也不再癫狂了,转过身来组织了语言,对堂中三人说道:"毛将军,你言说乃是徒步归来。
如今距昨日清晨已经一天一夜,以此时情景来看,许褚将军、妙才叔(夏侯渊)、乐进将军,亦可能丧命于昨日清晨袭营。
我曹家精锐已然尽失。"
说到此处,曹昂强忍着悲痛,冷静地分析道:"那杨平在彭城,只有三千余骑兵,
五天六夜狂奔七百余里,从颍川郡到达此处,
加上昨日清晨的突袭战,三天之内,已经连续打了两次突击战。
按理来说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杨平麾下的部队,不能以常理推测。
另外,子廉叔言说,陈留在两日前已经丢失。
若杨平部队以八十里每天的行军速度东进,最多再有三日便能抵达鄄城。
诸位将军,吾决定:我等迅速从小沛撤军,大河以南的兖州地区都不要了,撤到大河以北,借河北袁绍之手,来抵挡杨平护民军的攻击。"
见悲痛中的曹昂能如此快地反应过来,对局势做出分析,慌了心神的曹洪、毛玠二人只是应命。
而刚刚赶过来的史涣倒是想的更多。
只听史涣问道:"敢问公子,即便我等此时撤军,小沛、成武、定陶一线尚有不足三千军士,如何能在三天之内撤回鄄城?"
此时听闻史涣之问,曹洪、毛玠这两位极有水准的将军,也是定住心神反应过来:是呀,小沛距离鄄城四百多里,三千兵马携带粮秣,最起码得六七天时间才能返回鄄城。
据曹昂刚刚所言,杨平的部队一日可强行军八十里,三天之内就能兵临鄄城。
只听曹昂说道:"公刘(史涣字)将军,此时,已经不能多做计较。
稍后,我会带着曹休、曹洪二位将军快马返回鄄城,将我等家眷撤回大河以北。
公刘将军、孝则(毛阶字)将军则率领小沛、成武、定陶一线的我军兵卒,绕过菏泽(一个大沼泽),从东北方向进入青州,绕道而行,最终在平原县之南渡过大河。
此时是大河汛期,我军将鄄城以东地区的所有船只收拢到黄河北岸。
元让叔(夏侯惇)率领的三千河北兵马,加上我等之军,尚有八千兵马,沿黄河北岸而守,总能等到袁绍发来援兵。"
听着曹昂的安排,史涣心中感觉:公子真不愧是主公精心培养出来的接班人,这安排清晰明了,没有任何问题。
就见史涣单膝跪地,对着曹昂行大礼道:"公子,如今主公殒命,属下请公子接任兖州刺史之职。"
毛玠、曹洪也反应过来了——曹操死了,现在就只能是曹昂来接替曹操的位置,带他们继续奋斗了。
于是,曹洪这位做叔叔的也是单膝跪地,向曹昂行大礼:"使君!"
毛玠、史涣二人同样高呼:"使君!"
曹昂上前扶起三人,也没有推辞:"三位将军,此时局势,真乃危如累卵,昂就不在此做繁文缛节的推辞了。
稍后,我与曹休、子廉叔快马先回鄄城安置北撤事宜。
公刘将军、孝则将军,这三千兵马,端看您二位能否给带到大河以北?"
毛玠、史涣二人纷纷说道:"请公子放心,我等一定将这支兵马带回河北!"
其实曹昂在心中,已经放弃了这三千兵马,甚至连毛玠和史涣都已经放弃了。
堂中略作安排后,曹昂三人便快马加鞭向北而去。
曹昂三人快马加鞭,顶着烈日向北而去。
到六月十五日深夜,三人赶到了两百多里外的定陶城。
至于曹昂为什么要在此停留,那是因为定陶由戏志才在此坐镇,为徐州的曹军组织运送粮草。
同时,曹昂也准备在定陶城换战马。
来到定陶县衙,深夜被惊醒、咳嗽连连的戏志才见到了曹昂,也没太多惊讶。
因为作为曹操的谋主,杨平向曹操提议用吕布换曹昂的事,戏志才是知道的。
见到曹昂,戏志才向曹昂道喜:"恭喜公子。
公子既已回来,那就说明吕布已经被主公所擒,在徐州,我军应是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