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191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第191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7/8)

了,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

    本都督已经把曹操、刘备、袁术打趴下了!”

    怀着膨胀的心情,杨平开始安排将俘虏运进彭城之内看管的事宜。

    待最后一队降兵进入彭城,彭城的四座大门缓缓地关上。

    杨平再也忍不住,打了大大的个哈欠,来到了河东袁术的营寨。

    这个大营,在今日清晨的攻击中倒是没受太大的破坏,此时,杨平的骑兵们全部驻扎在这个规模相当大的军营里,粮草也充足。

    此时,杨平的手下,无论是将士还是战马,都疲惫到了极致。

    杨平安排军刺部队在方圆30里内进行警戒,又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骑兵轮流换岗。

    在一顿丰盛的马肉大餐之后,整个河东营寨就陷入到了安宁中……

    皎洁的月光轻抚着静静流淌的泗水河,河岸两旁的营寨里,奔波战斗了十余天的将士们皆是一夜好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天(6月15日)清晨,这十余日的急行军、高强度作战,打乱了杨平自穿越以来的生物钟。

    军中带的报晓大公鸡已经打鸣了两次,杨平还是没醒。

    不过从小都有早起练武习惯的吕姝,却是轻手轻脚地下了行军床。

    吕姝的动作很轻微,但可能也是休息好了,缓过劲儿来了,精神异常灵敏(穿越之后,有两份灵魂力量加持)的杨平立,马就感应到了,

    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借着朦胧的光线问道:“阿姝,怎起得如此之早?”

    吕姝见自己把杨平惊动醒了,倒是不太好意思:“夫君,将你扰醒了。”

    杨平坐起身来说道:“无事,本来你夫君这个时候就该起来晨练了。”

    行军状态当然不可能有大床,杨平这个中军帐里,是两张行军床并排放在这里,就是两个人的住宿之所了。

    坐起身来的杨平,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赶忙从床头拿出了那块刻着八个篆字的传国玉玺。

    一拿到这玩意儿,杨平就有些傻呵呵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吕姝穿好外层的锁子甲,看到杨平又是这么个模样,不禁开口问道:“夫君,这块宝玉真的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就听杨平喃喃地说道:“阿姝,你不懂,这可是传国玉玺啊,是祖龙秦始皇刻下的。

    有了它,就代表着高度一统的华夏民族诞生了。

    它不仅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央大一统的象征。

    你夫君我看到它,就止不住的心神激荡。”

    吕姝感觉,从昨天中午到现在的杨平,绝对不在状态,有些担忧地坐到行军床上,给杨平说道:

    “夫君,妾听闻‘行百里者半九十里半’!

    夫君自正月起事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短短半年时间便已占据中原之地,有一统神州之势。

    然夫君可知,当年王莽篡汉,一时掌控天下,气势比夫君不知强过多少,可仍被刘氏子孙起于微末而绝地翻盘。

    又如当年彭城之地的楚霸王项羽,占据天下而又被汉高祖反夺了天下。

    夫君,此时我等在彭城之地,此就是最好的警醒。夫君切莫懈怠自大啊!”

    吕姝所说的也是她最担心的——杨平起事时间太短,起势刚猛迅速,吕姝仍担心杨平步了楚霸王项羽、王莽的后尘。

    毕竟天下归刘姓已经400余年,刘姓江山曾经中断却被二次中兴。

    谁知道这第二次没落会不会再次中兴呢?

    对于吕姝的担忧,杨平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东汉末年局势和西汉末年的局势完全不一样。

    西汉末年只是外戚从上层夺取政权,下层政权仍在刘姓皇室的手中;

    而东汉末年,无论是上层、还是基层都已经彻底背离了刘姓皇室的统治。

    随后便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即便刘备再怎么折腾,也没有三造大汉!

    不过,吕姝的劝谏,却让头脑发胀的杨平稍微清醒了些。

    杨平放下玉玺,轻轻抱着吕姝,轻声说道:“颖君,多谢你了。”

    颖指的是颍河的颖,这是杨平向吕布下聘礼时给吕姝送上的表字。

    颍河是杨平穿越过来的地方。

    这个“颍”字,不仅包含了杨平与吕姝在临颍城相知相许,

    也包含了杨平与吕姝在颍河送别时的定情,

    更包含了吕姝那句“君若不归(战死),妾自颍河于君相会”的决绝,这是直击杨平灵魂深处的誓言。

    临颖城、颍河,这是杨平、吕姝相知相许的地方。

    杨平就以“颖”字为吕姝表字。

    这个表字不仅吕姝很满意,就连吕布都对杨平刮目相看。

    “君”在东汉时期,可以是臣子对主君的称呼,也可以是丈夫对妻子的敬称。

    (若杨平所在的世界有后世,那么记载吕姝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