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190章 膨胀的杨平:三千对三万,优势在我

第190章 膨胀的杨平:三千对三万,优势在我(4/6)

李丰、桥蕤的4000多人,以及闫象带来的3000多人。

    在河东的袁术主力营寨有一万多人,同时储存着袁术大军的粮草。

    袁术这个惜命的家伙,中军大帐就在河东营寨里。)

    根据战前的部署,徐晃手下这1200名骑兵将会从正西面进行突破,攻破河西警戒营寨之后,将营寨里的溃兵向泗水河桥上驱赶,使一部分溃兵通过泗水河桥冲入河东袁术的主力大营,搅乱袁术大营的部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主要的溃兵,则将其向营寨南部的开阔地进行驱赶,减少骑兵所遇的阻力。

    所以,当徐晃率领骑兵炸开西部营栅栏,冲进警戒营寨时,颜策带领军精锐的军刺小队12人,已经悄咪咪地将警戒营寨的南边栅栏,破开了一道又一道的缺口,并在缺口上点燃了火把。

    剧烈的爆炸声、奔腾的马蹄声,让昨天上午刚刚经历了骑兵围攻的袁军士兵,在睡梦中惊醒,随后便在黑暗中,被巨大的恐惧压迫得炸了营!

    这一千多骑兵,同样是手雷开道,遇到聚集的袁军士兵便赏上一颗手雷,如墙而进的骑兵再冲锋而过,总之,就是不能让袁军士兵汇集一处,形成有效的抵抗力量。

    骑兵冲入营寨后,营寨的南部则传出了呼喊声:“南边栅栏破了!南边栅栏破了!没有敌军!没有敌军!兄弟们,走南边逃命去吧!”

    黑暗中有了声音和火光指引,而冲破营寨后的骑兵也只是驱赶而非绞杀,所以,大批的袁军士兵如一道道溪流向南边汇聚,最后通过栅栏处的缺口向南逃去。

    而另一部袁军士兵,则在慌不择路之间,选择通过泗水河上的石桥返回东岸袁术的大营。

    不过,这里他们有一个阻碍,那就是闫象将自己的中军大帐,放置在距离石桥十步的位置,自己率领精锐卫队守住了石桥。

    也正是因为闫象守着石桥入口,大批溃兵就聚集在了闫象周边。他还想整顿溃兵,列阵迎击冲进来的骑兵。

    结果就是,徐晃在闫象还未整合溃兵之前,就率领骑兵冲了过来。

    4颗手雷划出优美的弧线,纷纷落地,巨大的爆炸声、强悍的威力,直接在密集的溃兵队伍里造成了上百人的死伤。

    同伴的惨叫声、奔腾的马蹄声,让这些汇集的溃兵直接一哄而散,甚至冲散了闫象的亲卫队。

    如墙而进的骑兵,直接将惊慌失措的闫象踏成了烂泥!

    打通了石桥通道以后,徐晃直接带领这支骑兵沿着泗水河向寨北攻击,

    与沿着警戒营寨西侧向北攻击的胡车儿形成了一把钳子,不断的将营寨北边的溃兵向南边、东边驱赶。

    那条宽度一丈多(不到三米)的石桥上,不多时便拥挤上了如蚂蚁一般的溃兵。

    因为争夺逃路,这些溃兵有被挤下桥梁掉进滚滚河水的,也有摔倒被踩踏成烂泥的……

    等这些溃兵通过30多丈宽的石桥赶到东岸时,反应过来的袁术就让手下亲卫们引导着溃兵向营寨侧边进行集结。

    袁术手下大将张勋,反应是极其迅速,就在溃军抵达河东营寨之时,他就已经集结起了一支3000人的步兵,准备堵住泗水河上的石桥。

    混乱持续了两刻钟,天光大亮后,袁术的河西警戒营寨已经没有反抗力量了。

    特别是杨平使用的宣传战,在稳固大局之后,徐晃便命令士兵们拿着大喇叭,向袁术的溃兵喊话,大概意思就是:

    “兄弟们,别再为欺负你们的地主豪强卖命了!

    杨都督攻占徐州、淮南之后,会给你们分发土地,让你们安居乐业,好日子就要来啦!

    不要倒在好日子来临前夜,都放下武器投降吧!”

    天光大亮时,这宣传战确实有效——

    袁术的警戒营寨里,除了桥蕤这个被护民军俘虏一次、打败数次、练出了不俗逃命能力的将领,随着溃兵逃到了营寨南边。

    张勋在昨天回到了河东袁术身边,闫象被徐晃的骑兵踏作烂泥!

    李丰被骑兵毙命在地上。

    营寨里有其余千余人在混乱中死伤,约有3000多溃兵从南部营寨逃命而出,千余溃兵通过石桥抵达了泗水河东岸。

    徐晃等人俘虏了将近3000名袁军士兵。

    安定营寨后,徐晃决定由胡车儿率领500多骑兵守卫营寨,自己则从胡车儿部抽调一部分兵力,将自己600骑兵满编,按照战前杨平的指示登上石桥,对河东岸的袁军大营保持压力,等待张绣骑兵的到来。

    张绣、刘处也没让徐晃多等。袁术河西警戒营寨的战事结束不过两刻钟,奔腾的骑兵便从泗水河东北方向绕了过来,

    迎着朝阳,银灰色板甲耀眼的反光便照了过来。

    张绣、刘处率领的1200精锐骑兵,奔腾到袁术的主力大营之后,却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在大营百步之外,有意执行杨平“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