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午三四点钟太阳不太毒辣了,杨平才再次率部东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次,一直挺进了四个时辰,至午夜时分,赶到了涡河以东的阳夏县(今太康县)。
等在这里的护民军第六师师长何冬,按着行程给杨平这3000多骑兵准备好了宵夜、住处,同时也给战马准备好了饲料。
安置完兵员,杨平在阳夏县的县衙内接见了何冬——这位自从五月初接管护民军东部防务的老部下。
两人已经一个多月没见了,见面后是一顿寒暄,随后,何冬向杨平仔细汇报了目前涡河附近的防卫情况。
只听何冬说道:"禀报都督,前些时日,根据都督的防卫要求,我等沿沙颍河北上拿下了项城、陈县。
又派兵接收了整个陈国的六座县城。如今整个陈国地区,我等已完成了分田编户工作,各县的警备团也建立了起来。
同时,在上蔡县的新兵大营按都督要求,已经挪到了陈县颍河南岸。
目前水军第三师主力仍然驻扎在淮河边上的颍上县,同时阜阳县也由水军第三师负责防守。
护民军第六师主力驻扎在陈县,另在项城、阳夏县各部署有一个旅进行驻守。我护民军东部防线仍然安稳。"
杨平听完以后,便对何冬下了一个命令:"何冬兄弟,本都督东进以后,你将我军涡河以东辖地内的民众,全部搬迁到涡河以西地区。
若有愿意在颍川郡安家落户的,需妥善安置;
若仍愿意在故乡生活的,告诉他们:我太平民团雇他们为雇工,待战事结束后再许他们回家生活。
你要与他们说清楚,那个喜欢用人肉做军粮的曹阿瞒,已经在徐州彭城了。
随后,护民军将以涡河为防线,与敌军在涡河以东地区大战。
想活命的,就给我退到涡河以西。"
何冬起身领命,表示自己明白了。
杨平示意何冬坐下,这才补充道:"何冬兄弟,本都督率骑兵东进以后,待道路通畅,张和会带领车骑部队携带辎重,由此向东前去支援本都督。
随后,由你叔父——第三镇总兵何怡,率领近卫旅、教导旅两个旅的主力,与战车部队的步兵配合,向东、向北拿下新郑、鄢陵、尉氏等县,
沿涡河西岸,北起大河,南到淮水建立起一道防线。
你第六师暂时划归给第三镇指挥,为我军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
何冬听了,先是为自己的那位叔叔终于去掉了代理二字而高兴,然后就是毫不犹豫地起身对杨平行礼说道:
"请都督放心,我第六师一定配合各部友军,完成东部防线的建立。"
交代完正事,两人稍微交谈了一会儿,主要就是杨平想看看这位很早就投资自己的军阀侄子,现在的思想情况。
结果,何冬也没让杨平失望——至少这位对太平民团的理念、管理方法,学习得很通透。
至于这位到底能不能成为自己的同志,那就看他以后的表现了。
第二天,同样是天光刚亮,休息了两个多时辰的骑兵们,便再次踏上了征程。
同样是行进六十多里后,就找地方避暑休息了。
下午三四点钟再次出发,行至午夜时分,两天下来已经挺进了二百三十多里,进入了徐州境内,这已经算是敌占区了。
杨平命令部队略作休息,吃了顿宵夜,给战马补充了饲料以后,又连夜赶路。
又是四个时辰的急行军,这支三千多人的骑兵,在六月初九清晨,已经整整行进了三百三十多里,行程过半。
初十白天,无论是士兵,还是战马,都好好休息了一天。
初十傍晚,部队开始了昼伏夜出的行程。
六月十三日清晨,徐州彭城东南方向,陆陆续续升起了十多个红色的孔明灯。
城头上守卫的兵卒,迅速将这个奇景通报给了在彭城县衙内给伤兵疗伤的张木。
张木出了房间抬头一看,果然一个个红色的亮光,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是如此的耀眼。
张木哈哈大笑,对着亲兵们说道:"我等援军到了!我等援军到了!"
说着说着,张木便忍不住悲从心来:"都督,您总算是来了,您知道我这几天是怎么过的吗?!”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