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177章 赤脚夜袭

第177章 赤脚夜袭(2/4)

浮,东倒西歪地走出了临颍县衙。

    就连审配都是被随从扶了回去。

    至于高干这位袁绍的外甥,正是二十多岁身强力壮的年纪,酒喝了不少,但好歹还算步伐稳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开了搀扶的侍从,晃悠着走进了临颍县衙后院。

    当然,高干住的是当时吕布住的房间。房中两位俏佳人急忙起身服侍。

    如果让杨平知道了,估计会有些不自在——服侍高干这二位俏佳人,那可是王氏给吕姝准备的陪嫁(通房)丫鬟,长相那是一等一的,这就便宜了高干。

    高干这场宴饮,将部署在临颍县周边十余里地内,一万多主力军队的将校都给聚集了过去。

    各部均是一些中下层军官在维持部队。各个校尉部的校尉走之前,那是大大咧咧地交代:"我等乃是前去参加宴会。"

    留守的军官们就有模学样地,在这大雨过后清凉无比的夜晚,照模照样地各自摆开了宴席,约上相熟的军官小酌两杯。

    或者“请”出各世家大族贡献的婢女,好好欢乐一番。

    上行下效,各营寨被派去值夜的巡哨兵,哪还有精神去巡哨?纷纷找个干燥的地方偷懒睡觉去了。

    所以,当颍河南岸七八里外的杨平大营里,如往常一样在夜晚点起篝火,颍河北岸竟然未作任何反应。

    当临颍县东南方向十多里外的杨平水军营寨,开始借着六月初六那弦月泛出的光芒,向颍河北岸射出弩箭搭建浮桥之时,在水军营寨斜对岸二里多地外的一个高干校尉部,竟然未做任何反应。

    其实,即便这个校尉部正常派出值班岗哨,也未必能发现得了护民军水军的行动。

    因为此时,军刺小队(特种兵)的队长严策,带着11名成员,已经将这个小小营寨的值班岗哨,悄无声息地全部解决掉。

    营寨上值班的岗哨,就由军刺小队成员穿着河北兵马的军服假扮。

    甚至,严策还带着两名队员,假扮成校尉的亲兵,在喝得烂醉如泥的校尉回营寨之前,将其杀掉。

    在颍河南岸开始搭建浮桥的时候,得到传讯的严策,又带人悄悄地摸进这个500人的小营寨,

    将一个帐篷内喝酒、赌博的数名军官,悄无声息地抹了脖子。

    另外两个帐篷中正在做起伏运动的数名军官,同样被抹了脖子!几名受力者则被打晕过去。

    也就是说,这个营寨里中高层指挥人员,被严策的12人军刺小队全部解决掉了。

    严策的军刺小队里,有一名成员善于口技,于是就坐在那个小小的中军帐里,穿着校尉的甲胄,以防万一。

    然而,严策想多了——从河对岸发来两支拉着绳索的弩箭,到一条长度70多丈、宽度将近两丈的浮桥彻底搭好。

    一个半时辰(3小时),这个营寨里竟然没有任何发觉。

    六月初七,大约凌晨2点多钟。

    取了绑腿,将皮底布鞋背在身后的护民军近卫营,8个步兵团2400余名战兵,赤脚走过浮桥,来到了颍河北岸。

    随后便在其营长郑春的带领下,避过军刺小队占领的这个营寨,直接来到了临颍县的北门。

    近卫营这2400步兵,那都是护民军中的精锐,根本就没有夜盲症患者。借着即将落下的弦月之光,不需要打火把,士兵们就能看得清道路。

    同时,这些近卫营士兵们也都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对手是什么样的货色。

    如此立功的机会,对于精锐的近卫营士兵们来说,哪有畏战的情绪,有的,只是对战功的渴望。

    近卫营2400余名精锐,绕道来到了临颍县北门的时候,教导营8个团2400余精锐步兵,则从军刺小队控制的营寨旁边悄无声息地走了过去,来到了临颍城的东门。

    行军时,倒是有一个起夜的高干士卒发现了这支向西而去的队伍,赶紧向自己的校尉禀报,得到的回复就是:

    "这是我军的巡逻队,无需大惊小怪。"

    随后,中军帐里又以扰乱军心为名,将这个半夜起来撒尿的多嘴士兵给砍了脑袋。

    可以说,两支精锐的步兵前后脚抵达临颍县城,而高干所部却没有任何反应。

    当两支部队分别抵达攻击位置约一刻钟后,临颍城南边升起了三个火红的孔明灯。

    然后,左拥右抱、做着美梦的高干,就听到了"轰隆!轰隆!"数声巨响。

    被惊醒的高干,还以为又是打雷了,搂着美人嘟囔一句,就继续躺下来。

    不过片刻,喊杀声便从北面、东面和南面同时传来,惊得高干也不顾体面,赤条条地跳下床来,急忙在身上披上一件长袍,就踹开房门走了出去,问门外值守的亲兵:“何处传来喊杀声?”

    还不待亲兵回答,凌乱的锣声就从三面城墙方向传了过来。这是敌袭的示警声。

    高干顾不上问了,就这么赤着脚,边穿衣服边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