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听闻此言,也行礼说道:"都督,属下也说不出别的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平心中还是轻叹了一下——这鲁肃加入护民军时间尚短。最重要的是,鲁肃家是地主豪强出身,加入自己的护民军也只是看重自己的潜力,搏一搏富贵而已。
于是,杨平略带教导的口吻说道:"我护民军最大的优势不在于装备精良、也不在于本都督架构这一套极为严密的管理体系、制定了一套极为严苛的军事纪律。
而在于:护民军是一支有军魂、有信仰的部队!
这支部队在成立之初,本都督给将士们制定的目标,就是平定乱世,为天下最广大的穷苦百姓建一个: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冬天不会冻死人的大同世界。
无论是天下任何诸侯的兵卒,还是我护民军最底层的兵卒,都是由这个天下最底层的人构成的。
他们无比渴望拥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富足的生活。
我护民军是太平民团治下的武装,我太平民团打土豪、分田地、定法律、稳社会……践行了建立大同社会的誓言!
本都督制定了五级军勋制,其目的虽然是效仿大秦,激发士兵们建功立业的渴望。
但你们记住,底层士兵最初的理想:仍然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在我太平民团治下,他们已经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
现在,他们在为: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不被人夺走而战。就这么朴素。
所以,你们回想一下,我护民军自成立以来大小战役,可有士兵畏敌不前?!
可有士兵临阵逃脱?!"
鲁肃和吕姝听完,倒是认真地回想了一下——杨平军中的军法确实严苛,每次大战过后,作为军纪司马的牛壮,总会处理一批人。
但处理的这些人,从来没有因为临阵畏缩被处理,大多都是因为流氓习气、虐待俘虏、抢劫哄抢战利品,甚至为了军功违抗上级命令、斩杀俘虏的。
杨平的部队,行军驻防的时候,从未听说过有人敢去骚扰当地居民,奸淫掳掠的事情,在杨平军中几乎是绝迹的。
想到这里,鲁肃忽然以惊惧的目光看着杨平——这位杨都督真是个怪胎,带出来的部队也是个怪胎!
这哪里是杀伐果断的军队?这是真真正正的一支百姓的子弟兵!
进而,鲁肃对杨平的敬畏更深了一分:这位杨都督真可能是从天上来的人,因为在鲁肃印象中,古往今来的典籍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君主能像杨平如此仁慈、如此爱民。
即便是被吹上天的汉文帝刘恒,若和杨平的所作所为对比一下,那确实连提鞋都不配!
于是,鲁肃对着杨平深深一躬:"都督,属下明白了。
我护民军之所以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来源于士兵们知道他们为何而战。也能从战斗中得到他们想要的?"
杨平扶起鲁肃,严肃地说道:"子敬,扪心自问一下,你为何而战?”
杨平抬手:“不用告诉本都督,你自己知道便可。"
说话间,徐晃、杨虎等人先后来到中军帐。
出去打饭的亲兵也端来了两个大大的托盘。
几名统领万军的高层,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边吃边聊。
当然,聊的不是作战的话题,而是刚刚杨平与鲁肃交谈的谈话延伸。
等亲卫收拾好托盘以后,几人坐定。
杨平这才问道:"子敬,你是我等的军师,请你针对目前:大雨过后河水暴涨、地面泥泞的情况,重新做一份作战计划。"
鲁肃此时明白了杨平刚刚谈话的目的,稍作思考,便起身说道:"都督,属下建议:我河南之兵在夜间渡河,在明日天亮之前,对颍河北岸高干所部发起攻击。"
鲁肃话音刚落,徐晃、姜魁二人便赶忙反驳:"军师,这如何使得?
颍河之水,刚刚我等来时,水面已经暴涨到百余丈,河滩大部分低洼地带尽被淹没。
水流湍急之极,浊浪滚滚,如何能够渡河成功?
更兼具,我军最为锋锐的车骑部队,在泥泞的路面根本无法发挥其战斗力。"
徐晃、姜魁二人加入护民军的时间尚短。同时,这两位也算是久历战阵,有些战争常识,会以常理去推测问题。
倒是杨虎与郑春二人,基本上是看着护民军成长起来的,对自家的实力了解的更多,所以稳坐钓鱼台。
话说完,徐晃见到,不仅杨平没有提出异议,就连杨虎、郑春二人也没提出异议,就知道自己可能有些反应过激了,对着鲁肃拱手一礼:"还请军师给某解惑。"
鲁肃这才继续说道:"目前水军第三师有一个旅二十艘的蜈蚣船,在我等东边扎营布防。
左司马齐峰,为此战又从各部组织了一个三千人的综合后勤营,这其中,就包括我军在与袁术大战时,用的那条长度超过七十丈的浮桥。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