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248章 防线绵延 烽烟再起

第248章 防线绵延 烽烟再起(1/2)

    画面来到宁波府,五十支队伍正沿着蜿蜒的海岸公路分赴防区。

    最北端的第一营已抵达杭州湾,士兵们踩着晨露搭建营寨,木桩深深砸进沙滩,帆布营帐在海风中招展,远处的海面上,巡逻的哨船正往来穿梭。“营主,防区勘测完毕!”

    亲兵捧着图纸跑来,递给第一营主官张千户,“方圆二十里海岸线,有三处礁石滩适合登陆,已安排士兵重点布防。”张千户接过图纸,目光扫过标注的登陆点:“白日挂旗、夜间举火,发现异常立刻通报相邻的第二营。”

    他拍了拍亲兵的肩膀,“告诉弟兄们,太孙殿下看着咱们,别出岔子!”

    此时的宁波卫内,刘成正站在城楼远眺。看到城外开拔的队伍扬起尘土,他狠狠啐了一口:“三千精兵就这么被调走,这海防线修得再结实,卫所空虚也是白搭!”

    身旁的心腹低声道:“大人,派去的人传回消息,各营都在按二十里间隔扎营,神机营和金吾卫的机动队也已就位。”

    “知道了。”刘成阴沉着脸,“让他们继续盯,看看这些营队换防的规律。等摸清了布防,总有空子可钻。”

    宁波府驿站内,朱高炽正对着沿海舆图核对各营位置。

    沐晟匆匆走进来,递上一份名册:“殿下,这是各营主官名单,都是通过考核的老将。”他顿了顿补充道,“第五营和第十八营已在防区抓获两名形迹可疑的渔民,搜出了倭寇常用的短刀。”

    朱高炽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审出什么了?”

    “那两人嘴硬得很,只说是打渔迷路。”沐晟道,“属下已按太孙殿下的吩咐,把人交给锦衣卫暗线,用些手段总能审出来。”他指向舆图上的几个红点,“目前已有三十七营完成布防,剩下的十三营明日午时前可全部到位。”

    “很好。”朱高炽点头。

    鹰嘴崖的营帐内,朱雄英正看着蒋瓛送来的密报。

    舆图上的五十个营已全部标注完成,红线将相邻的营队连接起来,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罩住了浙东海岸。

    “高炽干的不错……”

    蒋瓛躬身道:“太孙殿下,锦衣卫查到王锐的亲兵码头的商船接触频繁,那些商船昼伏夜出,形迹十分可疑。”

    他压低声音,“要不要动手拿人?”

    “不急。”朱雄英摇头,“现在防线还不够稳固,防线彻底稳固再说。现在打草惊蛇,容易让他们狗急跳墙。”

    他望向窗外,海风掀起帘幕,远处的海面上,一艘挂着明军旗号的哨船正破浪而行,

    “让各营加强夜间巡逻,尤其是那些偏僻的海湾,倭寇最可能在月夜突袭。”

    夜幕降临,浙东的海岸线上亮起连绵的烽火。

    朱雄英站在鹰嘴崖上,望着灯火,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知道,这张海疆防线已经织成,而那些试图冲破防线的倭寇,以及藏在暗处的内鬼,很快就要自投罗网了。

    应天府……

    朱元璋下达圣旨以后……

    圣旨如同春风化雨,在半月之内席卷了整个东南沿海。

    朱元璋的诏令清晰划分了防务权责:“山东地界交由济南府梅殷驸马总领,直隶沿海由蓝玉统筹,福建地区着令在福州的信国公汤和老将军调度。”

    三道令箭快马飞驰,三位重臣即刻行动,按照朱雄英在浙东创立的模式,北至渤海湾的登州卫,南抵泉州港的永宁卫,绵延数千里的海岸线上,

    三百余个营队相继布防,机动部队穿插其间,一张覆盖全国沿海的巨网彻底张开。

    兵部的通报如雪片般送往各都司,上面清晰标注着营队编制、防区划分与支援机制。

    济南府的梅殷驸马亲赴登州卫督查,将原有卫所兵力重新整编;直隶的蓝玉更是雷厉风行,命人将长江口的沙洲改造成营寨,与水师战船形成犄角之势;福州的汤和老将军则因地制宜,令试图靠近的倭寇船舰屡遭重创。

    而作为防线先驱的浙东海岸,早已在烽火中迎来了数次交锋。

    第五营防区的石浦湾,三天前便遭遇了百余名倭寇夜袭。

    哨兵借着月光发现黑影登陆,立刻点燃烽火,相邻的第四营与第六营援军半个时辰内便赶到战场。

    一番激战下来,倭寇被斩杀七十余人,仓皇逃窜,而第五营也付出了三十余名士兵伤亡的代价。

    驿站内,朱高炽正对着伤亡名册眉头紧锁。

    沐晟将一份兵力补充清单放在案上:“殿下,各营的伤亡统计已汇总,浙东五十营共伤亡两百一十三人,主要集中在沿海礁石区的几个营队。从宁波卫和昌国卫抽调的补充兵力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派往各营。”

    朱高炽指尖划过名册上的名字,沉声道:“伤亡士兵的家属要妥善安置,抚恤金加倍发放。补充兵力要优先挑选有海战经验的老兵,新丁需由老兵带领,不得直接派往一线防区。”

    “属下这就去办。”沐晟躬身领命,忽然想起一事,“对了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