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136章 近在眼前,却咫尺天涯

第136章 近在眼前,却咫尺天涯(1/2)

    就是要给与鞑靼与瓦剌那种近在眼前,却咫尺天涯的感觉……

    朱雄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转头对傅让说道:“多派点斥候,尽快收集到鞑靼与瓦剌的动向。”

    傅让抱拳道:“是,殿下,末将这就去安排。”

    没过多久,斥候传来消息:“鞑靼与瓦剌联军派遣了四万骑兵轻装上阵,全力追击”

    得到此消息,朱雄英微微一笑,心里暗暗嘀咕道:“这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既然你们上钩,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当下,他果断下令,全军加速朝着土木堡方向撤退。

    鞑靼与瓦剌的四万骑兵在后方紧追不舍,马蹄声如雷,滚滚烟尘在草原上扬起。他们与朱雄英的大军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拉近。

    朱雄英也不敢多歇息,下令疯狂的全力急行军,一旦快要被鞑靼追上,派遣亲卫投掷手雷就跑。

    随着手雷纷纷投向敌军。

    “轰轰轰!” 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冲在前面的鞑靼与瓦剌骑兵瞬间被爆炸的气浪掀翻,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

    这是从猫儿庄撤退以来,明军第一次被鞑靼与瓦剌联军快要追上。

    朱雄英用二十枚手雷迟缓了鞑靼与瓦剌的追击。

    而此时,距离撤离猫儿庄已经过去了两日。

    虽然受到了手雷的干扰,迟缓了行军速度,但是鞑靼与瓦剌的联军并未放弃追击,他们坚信这种武器数量有限,反而更加疯狂地追击。

    就在联军又一次接近的时候,朱雄英又命令亲卫手雷退敌。

    这一次,朱雄英只用了十枚手雷,目的就是为了让鞑靼知道,他这种武器不多了,用不了几次了。让他们安心的追来,事实上,朱雄英的手雷也确实不多了。

    鞑靼的脱古思帖木儿和瓦剌首领猛哥帖木儿此刻正骑在马上,知道了朱雄英又一次用神秘武器迟缓了他们的追击。脱古思帖木儿气得满脸通红,怒声大骂:“这该死的朱雄英,不讲武德,又TMD用那种神秘武器!真他娘的晦气!TMD!”

    猛哥帖木儿也是一脸阴沉,咬牙切齿道:“确实不讲武德,不过,貌似这武器一次用的比一次少,估计也没剩下几个了。”

    朱雄英要是在这里听到猛哥帖木儿说的话,都会直呼内行……

    脱古思帖木儿双眼通红,瞪着前方的明军,恶狠狠地说:“TMD,劳资必须要抓到朱雄英,然后让他喝本汗的洗脚水,再让朱元璋拿大片土地来换,还要把神秘武器弄到手!TMD,传令下去,全军继续追击,不要怕,他们的神秘武器快要没了!”

    于是鞑靼与瓦剌联军不顾伤亡,继续疯狂地朝着明军追去。

    而画面来到大同和雁门关,晋王朱棡早已接到朱雄英的指令。

    晋王朱棡率领大同的两万兵马和雁门关的两万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白登山进发。

    抵达白登山后,晋王朱棡顺利与郑亨汇合。

    郑亨见到晋王朱棡到来,立刻上前抱拳行礼:“末将郑亨,见过晋王殿下。”

    晋王朱棡微微点头,说道:“郑将军,辛苦了。殿下有令,命你率领自己带来的兵马及本王带来的两万兵马,先收复阳和,而后收复猫儿庄。”

    郑亨听闻,眼神坚定,大声应道:“末将定不辱命!”?郑亨迅速整顿兵马,带领着三万多将士向着阳和进军。

    当大军抵达阳和时,却发现鞑靼与瓦剌的守军数量稀少,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原来,敌军的主力都被抽调去追击朱雄英,后方兵力空虚。郑亨抓住时机,一声令下,明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一番短兵相接,鞑靼与瓦剌的守军很快便被轻而易举地全歼,阳和顺利回到明军手中。

    收复阳和后,郑亨马不停蹄,率领军队继续奔赴猫儿庄。

    同样,猫儿庄的敌军也因兵力薄弱,难以抵挡明军的攻势。

    在郑亨的指挥下,明军迅速展开进攻,将残余敌军尽数歼灭,成功收复猫儿庄。

    而晋王朱棡在和郑亨与阳和分别后,他率领两万兵马,向着宣府周边进发。

    宣府地处要冲,是鞑靼与瓦剌联军撤退的重要通道之一。

    晋王朱棡深知,如果鞑靼的军队撤退,必然会经过这里。

    平安部在接到命令的时候已经拔营。估摸着刺客离宣府已经不算太远了。

    再一日,李景隆按照命令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紫荆关,朝着蔚州,怀来方向前进,加入对鞑靼与瓦剌联军进行围堵。

    而燕王朱棣也在永宁下令拔营。

    朱棣让张玉率领两万兵马先行向赤城方向进发,而自己则带领剩下的部队前往怀来。

    画面来到应天府的御书房内,朱元璋身着明黄色龙袍,正在看奏折。

    大虎匆匆走进书房,手中捧着一封密信,单膝跪地,恭敬说道:“陛下,前线传来关于殿下的消息!”

    朱元璋微微一怔,接过密信,快速展开阅读。看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