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掏空家产,资本家小姐去部队寻夫 > 第229章 雨过天晴,回家!

第229章 雨过天晴,回家!(1/2)

    指责她的不是别人,此人正是向老太。

    当着姜姒的面她不敢说这些,可等人走远了。

    向老太就撇嘴冲着她的背影,呸了一大口。

    “呵!站着说话不腰疼。”

    许是她脸上讥讽的表情太过明显,和她们住在同一栋楼的林嫂子就皱着眉头劝说了几句。

    “大娘你少说几句吧。”

    向老太瞬间就不乐意了,“不是,你凭啥让我闭嘴啊?”

    “……”方嫂子表情一噎。

    她什么时候让她闭嘴了?

    “大娘,我没说让你闭嘴。”

    向大娘对此只是冷哼,少说两句不就是让她闭嘴的意思吗?

    要说这城里人说话可真有意思。

    有什么话直接说不行吗?非得这么绕来绕去的。

    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方嫂子这会脸色也有些不好。

    直言道“大娘,我的意思是两位嫂子也没说什么,你在背后这么说她们,是不是不太好?”

    “我又没说错,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向老太道“她们两个,一个是团长夫人,一个是副团长夫人。”

    “她们家一个月资顶别人家好几个月,自然不心疼这点东西了。”

    “再说住的她们还都是小二楼,有没有淹到还两说。”

    “哪像我们,全挤在筒子楼里。”

    住筒子楼就算了,偏偏他们家还在一楼。

    而且三号楼还是整个家属院里地势最低的。

    一想到这个,向老太心里就越发的不是滋味。

    “我家那个缝纫机买了还不到半年,现在这么一泡,以后咋用啊?”

    方嫂子这会已经不想搭话了。

    搭话的是和李梅关系处得最好的那位。

    “大娘,缝纫机淹了没事,到时候部队会帮忙修的。”

    那嫂子说完,又道“修补房子的这些费用也都是部队出,最多收拾家里麻烦一些。”

    “那能一样吗?”

    向老太语气冲冲的,“本来我这个缝纫机能用十年的,这么一泡最多只能用七年,这三年的损失我找谁赔去?”

    这话一出,搭话的嫂子直接就无语了。

    得!

    她就不应该多这张嘴。

    于是抱着孩子就去找了李梅,见向老太还在那一句一个抱怨的话。

    她道“李梅,你还是劝劝你婆婆少说两句吧。”

    这才来家属院多久啊,就把向副营长多年积攒的人缘全给败光了

    说这话的同时,那嫂子心里不禁嘀咕了起来。

    这向副营长也真是倒了大霉。

    好不容易从村里爬了出来,熬到了副营,前途真是一片光明的时候。

    结果摊上一个拎不清的娘,又生了一个聋哑的孩子。

    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她就是这么一个性子,我有什么办法。”

    说话间,李梅不着痕迹的撇了一眼那个死老太婆。

    这事要搁以前,她肯定要苦口婆心的劝。

    可自打昨天和这个死老太婆撕破脸之后,李梅就明白了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所以劝是不可能劝的。

    不仅不劝,她还要借着这个机会拱一把火。

    只有这个死老太婆闹得越厉害,越下不了台。

    她男人才会下定决心把人送走。

    这么想着,李梅声音不大不小的问起了一旁的嫂子。

    “我听说,像这种大的自然灾害,国家有可能会有补助?”

    “对。”那嫂子点点头。

    李梅又问“嫂子你知道能补多少吗?”

    “这个我不清楚,不过我听说这个按受灾的程度来算的,越严重应该补得就越多。”

    那嫂子说完,看了一眼李梅怀里的孩子。

    “你们家孩子多,小宝又是这种情况,部队估计得酌情处理的,你不用担心。”

    李梅眼神是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死太老婆的方向。

    发现她若有所思之后,唇角勾了勾,“那就叫你吉言了。”

    就在这时,一阵放饭音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按照部队救灾防疫的规定,在积水清退之前,这几天所有的人都要吃部队的大锅饭。

    说是饭,其实每天吃的都是三粥一汤。

    早上是木薯糙米粥。

    中午是刺苋苦丁粥。

    晚上则是鱼骨糊粥。

    美味谈不上,吃这个主要是为了补电解质,以及抗疟疾。

    除此之外,所有人每天还要喝上一大碗用生姜加粗盐,以及车前草喝熬的驱寒疫情汤。

    主要功能就是促排汗以及防霍乱。

    这个汤勉强还能入嘴,但后面两天蒜泥米汤,姜姒真的是喝一口吐三口。

    没办法,这个不喝还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