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宋朝的脊梁 > 第237章 寒夜梦魇

第237章 寒夜梦魇(2/3)

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

    宴毕,送走圣驾。

    承恩堂内,残羹冷炙已撤,唯余父子二人对坐暖阁。

    红泥小炉煨着新醅的米酒,清甜的酒香混着炭火气,驱散了几分殿堂的森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窗外,雪又悄然而落。

    陈守柮捧着温热的粗陶酒盏,浑浊的老眼透过氤氲的热气,久久凝视着儿子。许久,才低哑开口:“初儿…你…变了许多。”

    陈太初指尖摩挲着杯沿,微微一笑:“乱世催人,不得不变。”

    “是落水之后…”陈守柮声音带着追忆的恍惚,“政和元年冬,你失足跌入汴河…大郎他爹把你救起后,高烧数日,水米不进…老父以为…以为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眼中泛起泪光,“谁知…你醒来后,竟似换了个人!字…写得龙飞凤舞,全然不似从前拘谨!说话行事…更是…更是天马行空!开德府作为…那等的胆识谋略…老父…老父至今想来,犹在梦中!”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炬,直刺陈太初眼底:“初儿!你告诉爹!落水那七日…你…你究竟…遇见了什么?还是…还是得了哪路神仙点化?否则…否则怎会有如此翻天覆地之变?!”

    暖阁内,炭火毕剥。

    米酒的清甜气息萦绕鼻端。

    陈太初握着粗陶酒盏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

    杯壁温热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却驱不散心头骤然涌上的、如同冰河暗流般的寒意与…

    一丝难以言喻的苦涩。

    神仙点化?

    他抬眼,迎上父亲那饱含惊疑、探究、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的目光。

    那目光仿佛穿透了这十余载的峥嵘岁月,直指政和元年冬,汴河冰窟中那个早已溺亡的、真正的“陈太初”!

    喉头滚动了一下,陈太初缓缓将酒盏凑到唇边,啜饮一口。

    温热的米酒滑入喉管,带着新粮特有的微甜与一丝发酵的酸涩,却压不住心底翻涌的惊涛。

    他该如何说?

    说您真正的儿子早已葬身清河?

    说这副躯壳里装着的是一个来自千年之后、知晓历史洪流走向的异世孤魂?

    说这二十余年挽天倾、灭诸国、改军制、兴工商的泼天功业,皆源于后世那冰冷的知识与对历史轨迹的篡改?

    不能说!

    这秘密一旦出口,眼前这视他如命、以他为傲的老父,怕是会当场惊厥!

    这维系着陈家、乃至维系着他陈太初在此世立足根基的“父子”名分,将瞬间崩塌!更将引来无穷无尽的猜忌与杀身之祸!

    “父亲…”陈太初放下酒盏,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刻意放缓的平静,“哪有什么神仙点化…不过是…”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杯沿一道细微的裂痕,“不过是…死过一回的人,看透了生死,也…穷怕了。”

    他抬起眼,目光沉静如深潭,倒映着父亲苍老而困惑的面容:“孩儿看着满城饿殍,看着您…连碗薄粥都喝不上…而母亲更是病逝,那时便想,若此番不死…定要穷尽毕生之力…让这天下…再无饥馑冻馁之苦!再无…城破家亡之祸!”

    他声音渐次转厉,带着一种发自肺腑的、不容置疑的决绝,“至于那些本事…书看得多了,胆子…也就大了。敢想,敢试!错了…大不了从头再来!总好过…坐以待毙!”

    “穷怕了…敢想敢试…”陈守柮喃喃重复着,浑浊的眼中光芒闪烁不定。

    他看着儿子眼中那深不见底的坚毅与沧桑,看着那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属于真正统帅的威严与疲惫…最终,所有惊疑、困惑,皆化作一声长长的、带着无尽感慨与释然的叹息。

    他颤抖着手,端起自己的酒盏,与儿子的杯沿轻轻一碰。

    “叮!”

    一声清脆的微响,在寂静的暖阁中荡开。

    “好…好一个‘穷怕了’…好一个‘敢想敢试’!”陈守柮仰头,将盏中米酒一饮而尽,浑浊的老泪终是滚落,混入酒中,“我儿…受苦了!”

    夜深,雪落无声。

    赵明玉早已将陈守柮、刘氏并家眷妥帖安置于王府东侧专辟的“守拙园”跨院。

    园内亭台楼阁虽不奢华,却清雅幽静,一应陈设皆按开德府老宅旧制,炭火烧得极暖。

    陈太初独自宿于“听涛轩”内书房。

    米酒清浅,后劲却绵长。

    加之白日御宴的虚与委蛇、父亲那穿透灵魂的诘问…种种心绪交织,令他头痛欲裂。

    他合衣倒在铺着白虎皮的短榻上,窗外雪光映着窗纸,一片惨白。

    意识沉入混沌。

    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边界。

    他仿佛悬浮于一片绝对的、吞噬一切的虚无之中。

    身体轻如鸿毛,又重如泰山。

    感官被剥离,唯有思维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徒劳地挣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