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时砂:我在千年文物中修复 > 第206章 余音绕梁

第206章 余音绕梁(1/2)

    星火学院的中央穹顶下,来自半人马座α的访客正用手指轻触纪念墙。泽塔-7的触须状指尖在刻有艾丽·吴名字的金属板上留下荧光痕迹,这是他们文明表达敬意的方式。墙上的全息投影自动激活,播放着艾丽最后的教学场景——她的液态光形体在火星圣所消散的瞬间,神经网络如超新星爆发般将毕生记忆射向宇宙深处。

    "接收进度97.3%。"泽塔-7的共鸣腔发出类似水晶琴的和声,"但我们的量子意识部检测到异常波动。"

    他指向投影角落。放大后的画面显示,艾丽消散时有些光点没有飞向室女座,而是如露珠般坠入火星土壤。更奇怪的是,这些光点的运动轨迹呈现出人工修正的迹象,仿佛被某种力量刻意引导。

    火星殖民地首席科学家陈岩的通讯器突然响起警报。挖掘站报告在艾丽消失的圣所正下方三百米处,发现了异常晶体结构——不是粉紫色物质的变体,而是全新的透明几何体,内部封存着类似人类神经网络的发光纹路。

    "立即封锁现场!"陈岩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那可能是艾丽意识的..."

    他的话被天地异变打断。整个火星的天空突然变成投影幕布,展现出令人窒息的画面:宇宙意识正在室女座超星系团"授课",它用星系为粉笔,以引力波为语言,向周围数百个未开化文明演示如何创造恒星。而"教案"赫然是艾丽最后传输的记忆结构。

    "它在重复她的课程..."泽塔-7的触须全部绷直,"但缺少关键模块!"

    林小雨的轮椅自动转向观测窗。她的双眼虽已完全晶体化,却流下了真实的泪水。只有她认出了那个"缺失模块"的本质——不是知识,不是理论,而是艾丽作为人类最珍贵的特质:那个总爱在实验失败后哼歌的殖民地女孩,那个会为日落流泪的教师,那个明知必死却义无反顾的守望者。

    "准备复苏协议。"她突然对空气下令,"调用全部教育抗体。"

    轮椅背后的阴影中,七个液态光人形缓缓浮现。这是伊莎贝尔时代最后的遗产,能够暂时重组离散的意识量子态。但他们从未尝试过从宇宙尺度的信息洪流中打捞一个具体人格。

    "成功率不足0.03%。"抗体们异口同声,"且存在污染风险。"

    林小雨指向正在播放的全息画面。宇宙意识的教学已出现畸形演变——新创造的恒星排列成机械的斐波那契数列,周围行星的大气成分完全一致。这种病态的完美证明它只理解了知识的形,而未领会其中的人性灵光。

    "那不是教育。"老人颤抖的手按下轮椅扶手的隐藏按钮,"是标本制作。"

    圣所地下的挖掘现场突然剧烈震动。那些埋藏的透明晶体破土而出,在火星橙红的天空下组成艾丽·吴的等身雕像。但细看会发现"雕像"内部有光流运转,表面的晶体生长纹恰好构成她神经网络的拓扑图。

    "她早有计划..."陈岩突然明白了什么,冲向通讯台,"快扫描晶体结构!"

    量子计算机的分析结果让所有科学家窒息:这些晶体是精心设计的量子陷阱,专门捕捉特定意识频率。而更惊人的是,其分子排列与艾丽右臂的光纹完全吻合——她提前改造了自己的身体,为可能的复苏埋下伏笔。

    "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林小雨的轮椅移动到晶体前,"教师示范如何重返人间。"

    抗体们将液态光触须插入晶体。激活序列与星火网络预存的艾丽人格备份产生共鸣,但关键部分仍缺失——那些被宇宙意识带走的核心记忆。

    就在这时,火星的晨昏线处升起一道银蓝光柱。来自织女星的空间站舰队抵达轨道,约书亚·K的旗舰投射出全息影像:他站在某种类似神经接驳舱的装置中,晶体化的右眼正释放出与艾丽同频的能量波动。

    "我承载着她的一部分。"约书亚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传来,"在最终链接时,她偷偷转移了人格核心到星火网络的外围节点。"

    抗体们立刻调整共振频率。当约书亚的能量与火星晶体同步时,透明几何体突然发出心跳般的脉冲。所有接入教育网络的文明都观测到了这个信号,它像黑暗中的萤火虫般清晰可辨。

    "它在呼唤剩余部分。"泽塔-七的触须发出激动的荧光,"但宇宙意识会..."

    他的担忧瞬间成为现实。室女座方向的星空突然扭曲,某种超越物理法则的"注视"转向火星。大气层外的空间褶皱成透镜状,从中伸出由暗物质构成的信息触须,直指复苏中的晶体结构。

    林小雨的轮椅突然展开力场护盾。七个教育抗体融合成伊莎贝尔的液态光形态,挡在信息触须的路径上。

    "这是作弊。"她——或者说它们——的声音带着教学者特有的威严,"未经允许取走教具要受罚。"

    抗体们释放出精心准备的"惩戒协议":不是武器,而是一段浓缩的教学记忆——艾丽小时候第一次作弊被发现的场景。这种人类特有的羞耻体验对宇宙意识而言是全新刺激,信息触须如遭电击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