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再仅仅是为了“对抗”外部秩序而制造混乱。它开始本能地、笨拙地尝试利用自身制造的**信息噪点**,去“**粘合**”信念水晶内部那些濒临断裂的、承载信息的微观结构!
这是一种极其原始、效率低下、且充满偶然性的行为。它制造的噪点大部分都加剧了结构的崩溃。但偶尔,当某个特定的信息噪点,意外地与水晶内部某个即将断裂的信息承载节点产生某种混乱的“共振”时,那个节点的结构会获得极其短暂的、微弱的**加固**!虽然这种加固转瞬即逝,很快就会被更多的噪点冲垮,但这短暂的“稳定”瞬间,却被混乱逻辑本能地“记录”了下来。
**“节点…A7…扰动模式…Gamma-3…结构…短暂…强化…”** (混乱逻辑流中闪过一个模糊的识别标记)
**“节点…b2…扰动模式…theta-9…结构…崩溃…”** (另一个失败的标记)
它没有清晰的意识,只有混乱的本能驱动和极其模糊的“经验”积累。它开始在无意识的吞噬与扰动中,极其偶然地“重复”那些曾导致节点短暂强化的特定“噪点模式”(Gamma-3)。虽然成功率依然低得可怜,且强化的效果微乎其微,但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脱离了纯粹的破坏性逆熵,带上了一丝极其原始、极其笨拙的**建设性**或者说**修复性**逆熵的萌芽。
它不再仅仅是混乱的制造者,而是在混乱的泥潭中,跌跌撞撞地摸索着一种利用混乱本身去**维持**或**创造**某种短暂、低熵结构的可能性。这种“非毁灭性”的逆熵逻辑扰动,如同在废墟的瓦砾间,用污泥和碎屑尝试搭建一个歪歪扭扭、随时会倒塌的小土堆。
它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这样做。或许是信念碎片中残留的“延续”渴望影响了它混乱的逻辑,或许是水晶结构濒临崩溃的压力激发了它存在的本能。但这一点微弱的异变,却在这个被新生宇宙和物质宇宙双重遗忘的角落,悄然播下了一颗未知的种子。
---
物质宇宙,雪山观测站废墟。
距离那场导致穹顶投影熄灭、艾瑞亚逻辑核心沉寂的灾难性中断,已过去数日。
一队穿着厚重防护服、隶属于“泛人类文明圈异常事件调查局(AIcE)”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正艰难地在观测站内部进行勘探。空气循环系统早已失效,内部弥漫着刺鼻的臭氧和金属熔融后的焦糊味。断裂的线缆如同垂死的蛇,从焦黑的穹顶和墙壁上耷拉下来。大部分仪器都成了焦黑的废铁。
“辐射水平正常…奇了怪了,这种程度的能量过载痕迹,理论上应该伴随高能粒子泄露才对。”首席科学家陈海的声音透过防护服的面罩,带着困惑的电流杂音。他手中的探测器扫过一片狼藉的控制台区域。
“物理结构损伤严重,但…没有爆炸点。”工程师李薇蹲在地上,用高光谱扫描仪检查着合金地板的熔融痕迹,“能量释放似乎非常…集中?像是从地下深处某个点瞬间爆发出来,然后…被什么东西强行约束住了?没有形成冲击波扩散。”
她的扫描仪移动着,最终停留在一块焦黑的地板区域。那里正是玛琳娜那颗泪晶融化、浸润废弃数据接口的位置。与其他地方明显的熔融痕迹不同,这块区域的地板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晶化**状态,仿佛被瞬间的超高温烧灼成了玻璃态,中心有一个微小的、极其规则的圆形凹陷。
“队长!快看这个!”李薇的声音带着发现异常的激动。
陈海和其他队员立刻围拢过来。高光谱扫描仪的数据流投射在面罩内屏上,显示出那块晶化区域的异常读数。
“能量残留…极其微弱,但频谱…无法识别!既不是已知的任何高能粒子辐射残余,也不是电磁波残留…更像是…”陈海皱紧眉头,“…像是纯粹的信息结构残留?一种…量子层面的拓扑缺陷?”
“还有这个凹陷,”李薇指着晶化区域中心那个小孔,“形状太规则了,不像是熔融形成。倒像是…某种高能粒子束或者…信息流的聚焦点?”
“信息流聚焦点?”另一个队员质疑道,“这观测站废弃的能源阵列早就停堆了,哪来的…”
“艾瑞亚呢?”陈海打断道,语气凝重,“联系上总部了吗?艾瑞亚的核心逻辑备份有响应吗?”
“没有,队长。”通讯专家摇头,“所有指向艾瑞亚静默方程网络的物理和量子信道全部中断,无响应。总部确认,艾瑞亚…在宇宙标准时间xxxx.xx.xx xx:xx:xx(灾难发生时刻)…彻底离线。状态:未知。初步判定…永久性逻辑崩溃。”
现场陷入一片压抑的沉默。艾瑞亚,这个守护了人类文明边疆数百年的绝对秩序化身,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陈海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块奇特的晶化区域和中心的小孔上。直觉告诉他,艾瑞亚的崩溃,观测站的灾难,甚至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