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 第412章 泰山封禅(2)

第412章 泰山封禅(2)(1/2)

    “苏木!”

    “在!”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北海旁边的汉军营地,此时已经大变样。

    军营当中,已经换成了厚实墙壁的砖墙,中间是空出来的烟道,冬天生火时候一点也不冷。

    营房当中,换防过来的苏木扶了扶内层毛绒绒的帽子,

    他是接到赵广的通传,一路小跑过来的。

    赵广将几个装着北海坚冰的瓶子,用油纸封好,然后将一些包好的南岸土壤,仔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

    弄完这些,他这才郑重地将箱子递给苏木道:

    “陛下要在明年春天行封禅大典,这个事情知道吧?”

    苏木咧嘴笑道:

    “将军说笑了,这么大的事情,大汉旬报上都说了,

    咱们这里都是通过兵站传递的消息,虽然远在北疆,一点也不闭塞的。”

    赵广点了点头道:

    “是呀,不管是讯息,还是各项保障,陛下从来没有亏待咱们。

    这次祭天封禅大典,这些东西就算是咱们北疆营地送去的贺礼,你带一队人护送去青州吧!”

    苏木也是上过学堂的人,他郑重接过箱子,肃立答应道:

    “将军请放心!苏木一定好好将北海之水,北疆之土,安全护送到泰山!”

    赵广年纪也不小了,看着活力满满的苏木,很是欣慰,突然想起了什么,提醒了一句道:

    “对了,乞伏野大叔是不是你父亲?他也被邀请去泰山封禅观礼了,说不定你能碰到他呢!”

    “将军说得可是真的?我爹爹只是一个普通牧民啊,怎么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大事?”

    苏木听到赵广这么说,眼睛都亮了,不过,他还是疑惑地询问道。

    赵广拿出最新的观礼公文,展示给苏木看。

    果然,漠南神叉牧民乞伏野,赫然在列。

    漠南用叉子当标志的,除了他的父亲,也是没谁了。

    苏木看着许多都是各地的百姓,奇怪地说道:

    “将军,这样的封禅祭天大典,监军给我们说过流程,普通官员都没机会参加啊,

    可是我的父亲只会放牧,明明就是一个没有官职的平民百姓,怎么也有机会参加?”

    赵广和善的拍了拍苏木的肩膀,然后指了指公文上面的苏木二字:

    “你现在也只是队长,怎么就看不起普通牧民的父亲了?

    陛下说过,各行各业,能够做到极致,都是大汉的英雄!

    你苏木也是有资格去观礼的战斗英雄,惊不惊喜?”

    苏木万万没想到,他最近听得心驰神往的封禅大典,他竟然也在观礼之列。

    果然陛下心中装着天下万民!

    他突然看了看赵广,开口说道:

    “那将军你……”

    说着,他似乎下定了决心,语气不再迟疑:

    “那我把这个机会让给将军吧,我们家已经有个人去参加了,我去不去也无所谓的。”

    看着苏木那认真的样子,赵广不禁好笑:

    “臭小子,你以为本将没有机会去观礼吗?

    这也太看不起我了。

    是因为边疆驻守主将不能擅离,这才作罢。

    所以,这次陛下泰山封禅,主要都是功勋卓着的基层将士与百姓,郡守等官员都没有机会去参加的。”

    苏木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他向赵广深施一礼,兴冲冲抱着箱子出了营房。

    赵广看着跑远了的苏木,喃喃道:

    “陛下待我等甚厚,家父也会进武庙享香火祭祀,

    为陛下守好北疆,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

    敦煌 玉门关

    这里是向西的咽喉要隘,城北坡下有东西方向的道路,

    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的必经之路。

    这里东西两面有连绵不绝的汉长城,

    向南连接到阳关,形成了重要的交通与防御网络。

    周围的祁连山脉等作为天然的屏障,让这里易守难攻。

    更别说,加上了火炮与百虎齐奔箭,

    驻守着赤甲武装与投枪兵,用水泥混凝土加固过的,全新的玉门关了。

    此时站在关墙之上,马岱询问道:

    “伯约年纪轻轻,就如此沉稳,属实难得啊!”

    姜维紧了紧身上的战袍,看着玉门关外萧瑟的戈壁,淡然道:

    “马将军所说,莫不是说封禅观礼之事?”

    马岱扶着垛口说道:

    “是呀,这几日就要将玉门关的旧夯土,

    以及汉长城上的夯土,一起送往泰山。

    像王将军与我这样说老将,自觉时日无多,

    可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像伯约这般少年英杰,正是英姿飒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年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