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 第330章 光武之资?

第330章 光武之资?(1/2)

    “当可一举破敌!”

    诸葛恪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似乎言语间就可以将汉军的威胁碾碎一般。

    一时间,少年将军之意气风发,锋芒毕露,倒是让朝堂之上安静不少。

    诸葛恪素来看不起他父亲谦谦君子的为人处世,从小爱好舞刀弄枪的他,对于军阵之事颇为喜好。

    家族势力也对他非常支持,在讨伐山越的战斗中,积累了不少功劳,深得孙权喜爱。

    因此,虽然他的性子跋扈了一些,也确实是有跋扈的资本。

    就在这时,中书令孙弘出列道:

    “卫将军未免有些大言欺人也!擅动刀兵,如若损兵折将,激怒了对方,真的大军压境,岂不是生灵涂炭?

    况且至尊深得江东百姓爱戴,有长江天险威慑,何须妄动刀兵?

    万事以和为贵,历来不皆是如此?此次遵循故智罢了,可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北上劝和,卫将军以为如何?

    蜀吴向来交好,划江而治,不失为一条妙计!”

    孙弘深得孙权信赖,自然看不得诸葛恪这番耀眼请战。

    如果诸葛恪真的立下战功,那就是年轻一代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这自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更何况,孙弘抛出的观点,都是以前诸葛瑾常用的,其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孙权并不想打仗不假,但其在江东经营这么多年,早已经将这里视作自己的禁脔,

    他既害怕失败,又害怕失去权力与地位,现在的他,与当年赤壁之战之时已经不一样了。

    听到孙弘如此说,孙权莫名有些烦躁,这是有些东西脱离他掌控的预感。

    这时候,伴着咳嗽,丞相顾雍(字元叹)出列,缓缓开口道:

    “诸公所言,皆有道理。

    潘太常向来对大吴忠心耿耿,乃国之柱石;步将军深谋远虑,虑及全局;

    卫将军少年英雄,锐意进取,胆识过人。孙中书所言,也有可取之处。

    然,老臣以为,蜀汉虽然势大,轻易间覆灭曹魏,号称野战无敌,然此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不值一提。”

    顾雍说着,对孙权拱手道:

    “至尊,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蜀汉看似来势汹汹,其内部隐患之大,可以说是星火可燃之境地。

    大可不必被其外表强大所迷惑,蜀汉已经集齐了所有灭亡之道。”

    孙权向来信任顾雍,其老成持重,公正不阿,在东吴朝堂之上也备受赞誉,

    孙权还以为他要出来安抚一下众人,说一个兼顾各方优点的稳妥之策出来。

    没想到顾雍一出来,竟然会这么说,蜀汉有什么灭亡之道吗?他怎么不知道?

    顾丞相素来稳重,顾家乃是江东世族之首,他可不是那种大言不惭,哗众取宠之辈啊!

    孙权好奇问道:

    “丞相何出此言?蜀汉声势正隆,何来取死之道?莫不是安慰孤?”

    顾雍微微一笑道:

    “至尊勿忧,听老臣细细道来。

    诸君难道不觉得,当今刘禅在蜀地的所作所为,颇类史书之上的一人?”

    众人听顾雍这么说,开始细细思索从商周到秦汉的着名人物,想要将其与之对应。

    说是汉高祖吧,脾性多有不同,顾雍既然说是取死之道,自然不会是那些明君,会是谁呢?

    诸葛恪才思敏捷,恍然大悟道:

    “丞相所说,可是王莽?”

    顾雍赞叹道:

    “卫将军果然名不虚传,正是篡汉之王莽!

    刘禅此人所行之事,桩桩件件,都与王莽乱政之举一般无二!

    刘禅虽然假托兴复汉室,却废汉制,以所谓五科联赛,选用贩夫走卒充任朝廷官员,岂不可笑?

    史上王莽正是此举,大失河北南阳诸地豪强离心离德!”

    顾雍看着周围其他人若有所思的神情,缓缓迈着步伐,继续说道:

    “其乱政之二,自然是收私田!

    王莽当年亦是如此,用王田令,尽收天下之田,废奴令,尽释世家豪门仆僮,

    结果如何呢?当时天下世家豪强,悉数起兵造反,此举刘禅不仅在蜀地施行,如今更是在曹魏新占州郡推行,

    治国如大江行舟,世家如滔滔江水,刘禅小儿如此倒行逆施之举,难道不是效仿王莽灭亡之道?”

    听到顾雍的这番分析,朝中众人恍然大悟,他们都被蜀汉强大的兵锋吓住了,

    只想到起犀利军阵器械野战无敌,还真没注意到刘禅在蜀地和新占州府所施行政策,竟然和王莽一样,如此吻合!

    孙弘插话道:

    “正是如此啊!那刘禅所行盐铁官营,与民争利,前几年还有人建议至尊效仿,此不正是王莽的五均六筦之策吗?

    还有擅改币制……”

    孙弘说到兴奋之处,忘乎所以,直接将币制说了出来,看到孙权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