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当娇妻文学遇上盗墓笔记 > 第429章 香道

第429章 香道(1/3)

    香之所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自三代禋享。

    中国的香文化从夏商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发展,古人喜香、爱香,天潢贵胄所用之香大多来自各种名贵的香料,富贾人家也会通过熏香及佩戴香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香的喜爱。

    几千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先民“手执燃木”施行“祡祭”的记载。

    古人相信燃香能与鬼神互通。

    所以在香文化中神秘稀奇的香料出现时,必定伴有各种超脱凡俗的鬼神之说。

    而中国几千年的祭祀文化中,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古人祭天祭祖,除了供奉香酒、谷物,最重要也是完全不可或缺的一项就是焚香叩拜。

    至于为何要焚香,这几乎无从考察。

    但这种用香传统,从远古时期流传至今,国香也被广泛用于辟邪除秽、驱虫疗疾等诸多领域。

    不过秦汉以前,香文化的历史大多是空白的。

    自汉朝开始,依托于华夏统一,香文化的传承才算进入了史实记载。

    汉朝也成为香文化历史发展上第一个盛况空前。

    道家、儒家、医家紧密融合熏香之习,《汉官仪》中还有关于尚书郎需“口含鸡舌香”方能奏事对答的记载。

    自汉以后,香品鉴赏成为名流风气。

    宫廷之中必熏香、配香、浴香,这种盛况直到明清时期。

    香从皇室贵族逐渐普及大众,寻常百姓也得以使用香品。

    晚清以后,中国香文化被外来的香水取代,简单易携带的舶来品更为推崇,大量的国内珍贵香料被运往世界各地。

    在进步思想的冲击下,有些庙宇祭祀都已经衰弱。

    几十年的征战更让香文化差点断了传承,现在的人只能从珍贵的典籍中观览过去盛况。

    好在千禧年以后,不少家世渊博的家族慢慢崭露头角,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勉强将国香文化捡起来一小部分。

    金万堂自从养好了身上的伤以后,就开始到处倒腾香料,做起了这个鲜少人问津的商业板块,也不知道是认识了哪个名门望族。

    不过他这个人眼光毒辣,凡是和古董沾边的,他都多多少少有些涉猎。

    前两年还在到处倒腾古玉翡翠,现在又多了香料这个赚钱的大头。

    连纪初桃都不得不为他这股冲劲儿表示尊敬。

    想来堂堂现在虽然年纪也不小了,但看他的身子骨。

    估计至少还能再折腾一个二十年。

    经历过那些神奇事件的那辈儿人其实都特别能活,到现在为止,旋涡中的几个人都还活着,只是刻意远离世俗,查寻不到踪迹。

    只有金万堂还在到处赚钱,旨在满足尘世的欲望。

    第一批香料到北京以后,金万堂就精心包装了两盒子送到了雨村。

    一份给纪初桃和小哥,一份给吴邪和胖子。

    这还是他自己跑遍了东南亚和南亚搜集的香料,除了路程辛苦以外,最重要也是全相同的一点是,它们都价值不菲。

    拆快递的时候,他们四个都惊呆了。

    一向吝啬到一百块都不想花的堂堂,竟然寄给了他们这么多香料。

    “堂堂这不会是在打什么鬼主意吧,我怎么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吴邪捏着一个灰色石头块一样的香料,凑到鼻尖闻了闻。

    一股淡雅的香气顿时吸入鼻腔,微末的土壤香气混合海藻、木香和苔香,变成一种十分特殊的气味,又带一点点海洋的腥臭。

    微妙柔润、清灵温雅,仔细闻时,香气似乎又消失不见了。

    “可不是,你指望堂堂能白给咱们东西啊,瞧瞧,给我发消息了。”

    胖子举起手机说道。

    纪初桃和小哥也在研究堂堂送过来的香料,他们俩见识的东西多,百年之中蒙面的古董物件数不胜数。

    就这小小一盒子的香料,还真有不少好货。

    光是两块沉香木就要小二十万,还有一块半个拳头大小的龙涎香也价值连城。

    这两盒加在一块少说要一百万,堂堂这次是真下了血本儿啊!

    在他们俩查看香料的时候,胖子也在一边念叨出了金万堂发来的信息。

    “胖爷,见字如面,收到我给你们寄的东西了吧?这可都是好玩意儿。”

    “我这回从云南一路向南,跑遍了整个东南亚,还去了一趟印度尼西亚,龙涎香就是在那收的,品质那都是顶好的,你们可得好好保存。”

    “这些玩意儿算是感谢你们上回的救命之恩,不过这次我还是有事相求,嘿嘿……”

    念到这儿的时候,胖子蒲扇一样的大手一下拍在茶几上,差一点就给上面的东西全都震落。

    “我就说堂堂这个龟孙子没事儿怎么可能献殷勤,丫的被我说中了吧,果然是有求于我们!”

    纪初桃有些好奇。

    按理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