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 第110章 烽火波斯

第110章 烽火波斯(2/3)

唐军斥候发生小规模冲突。李承乾立即召集群臣,紧急调整安西防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旨高昌、龟兹、于阗、疏勒四镇,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命沿途烽燧昼夜警戒,发现敌情,千里狼烟必须一日内传至长安!"

    秋去冬来,长安城落了第一场雪。这日李承乾正在批阅奏章,忽闻殿外一阵喧哗。程务挺兴奋地冲进来:"陛下!李泰将军派人回来了!"

    信使满身风霜,却掩不住喜色:"陛下!王子卑路斯已安全接应到狮子国!途中遭遇大食水师拦截,我军击沉敌船五艘!"

    "好!"李承乾拍案而起,"我军伤亡如何?"

    "战死三十七人,伤百余。多亏公主研制的金疮药,重伤者无一人死亡。"

    李承乾立即下令重赏有功将士,同时命太医署加急制备更多伤药送往岭南。

    腊月祭天大典前夕,百骑司密探终于传回消息。马周连夜入宫,呈上一份密奏:"陛下所料不差,大食国内教派争斗激烈,哈里发为稳固统治,才急于对外用兵。"

    李承乾仔细阅读密报,忽然眼前一亮:"这里提到大食南方有反抗势力?"

    "正是。当地总督对哈里发不满已久,只是势单力薄..."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李承乾脑海中逐渐成形。次日朝会上,他宣布了一项令群臣震惊的决定:派使者秘密联络大食南方总督,资助其反抗哈里发!

    "陛下,此计虽妙,但若事泄..."房玄龄忧心忡忡。

    "故需找一位与朝廷无明面关联的人选。"李承乾胸有成竹,"朕记得洛阳有位胡商,曾多次往来大食,且其母是波斯人..."

    春节刚过,一支特殊的商队就从洛阳出发了。表面上看是去大食贸易的胡商队伍,实则携带了大量黄金和密信。与此同时,岭南水师再次扩充,新下水的楼船装备了改良后的拍竿和火箭。

    三月里,李承乾在麟德殿接见了从狮子国辗转而来的卑路斯王子。昔日意气风发的王子如今憔悴不堪,见到大唐皇帝便长跪不起:"求天可汗为我父王报仇!"

    李承乾亲手扶起他:"王子放心,朕已命安西军袭扰大食后方,必不使其安稳消化波斯。"他顿了顿,"另有一事相商——朕欲在狮子国设立大唐水师基地,不知王子意下如何?"

    卑路斯眼前一亮:"若能得大唐水师常驻,复国便有望了!"

    "好!"李承乾当即拍板,"朕再加派二十艘战船前往,由王子节制。待时机成熟,必助王子光复故土!"

    初夏时节,西域传来捷报:安西军联合可萨骑兵,突袭了大食补给线,焚毁粮草无数。与此同时,那个大胆的胡商也传回消息:大食南方总督欣然接受资助,已开始招兵买马。

    这日早朝,李承乾正在与群臣商议增兵安西事宜,忽有八百里加急送到——大食主力开始猛攻吐火罗!

    "侯君集!"李承乾霍然起身。

    "臣在!"

    "朕命你即刻率三万精骑驰援安西,务必守住葱岭!"

    "臣领旨!"侯君集慨然应诺,当日下午便率军出发。

    长安城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市井中开始流传各种战争消息,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队明显减少。李承乾下令加强城防,同时命晋王李治留守长安,自己则准备御驾亲征。

    "皇兄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晋阳公主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

    李承乾替妹妹擦去泪花:"兕子放心,朕只是坐镇凉州,不会亲临前线。你在长安要协助九弟,特别是太医署和伤兵安置之事。"

    就在大军即将开拔的前夜,一份意外战报改变了整个计划——大食南方爆发大规模叛乱!哈里发被迫从东线抽调两万精锐回援!

    "天助我也!"李承乾在军事会议上兴奋地说,"传旨侯君集,敌军既已分兵,我军当转守为攻!"

    秋高马肥时节,唐军连战连捷,不仅收复了吐火罗,还一度攻入波斯境内。与此同时,岭南水师频繁袭扰大食沿海,逼得哈里发首尾难顾。

    腊月,筋疲力尽的大食终于遣使求和。谈判在龟兹进行了整整一月,最终达成协议:大食退出波斯东部,允许卑路斯王子在故土建立自治政权;大唐则承诺不再支持大食南方的叛乱。

    贞观二十三年春,凯旋的唐军在长安百姓的欢呼声中入城。李承乾在太极殿大宴群臣,特别嘉奖了立功将士。当卑路斯王子身着崭新王袍上前行礼时,满朝文武无不感慨万千。

    "陛下恩德,卑路斯没齿难忘!"波斯王子热泪盈眶,"从今往后,波斯愿永为大唐西陲屏障!"

    宴席散去,李承乾独自登上皇城角楼。西方天际,最后一抹晚霞如血般绚烂。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平衡,东西方两大帝国的博弈还将继续。但至少,大唐已经向世界证明:任何威胁丝绸之路安全的势力,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陛下,夜深了。"马周轻声提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