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 第64章 盐铁之争

第64章 盐铁之争(2/3)

    他附耳低语一番,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好!就依你所言。\"

    次日大朝会,权万纪一如既往地站在御史行列,丝毫不知大祸临头。

    \"众卿可有本奏?\"李世民环视群臣。

    权万纪立即出列:\"臣有本奏!\"他高举奏章,\"盐法施行以来,民怨沸腾。臣请暂停淮南、江南两道榷盐,仍许民间自贩!\"

    朝堂上一片哗然。几位被吴氏收买的官员纷纷出言附和,气焰嚣张。

    李世民不动声色:\"权爱卿所言,可有证据?\"

    \"臣有扬州百姓联名上书为证!\"权万纪自信满满地呈上一卷布帛。

    李世民展开一看,突然拍案:\"好个'扬州百姓'!这上面的人名,怎么全是吴氏家奴?\"他猛地将布帛掷于地上,\"权万纪!你可知罪?\"

    权万纪脸色大变:\"臣...臣冤枉啊!这确实是...\"

    \"确实是什么?\"李承乾突然开口,\"权大人不妨看看这是谁?\"

    殿侧小门打开,两名侍卫押着一个锦衣男子走入。权万纪一见此人,顿时面如死灰——正是吴氏家主吴世荣!

    \"陛下!\"吴世荣跪地痛哭,\"罪民招供!这一切都是权万纪指使的!他不仅收受贿赂,还教罪民如何造谣生事...\"

    权万纪浑身发抖,突然厉声道:\"胡说!本官清清白白,岂容你这等商贾污蔑!\"

    \"是吗?\"李承乾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那本账簿,\"那这上面记录的'权公',又是何人?\"

    权万纪看到账簿,双腿一软,瘫倒在地。侍卫上前摘去他的官帽,拖出殿外。

    \"还有谁?\"李世民冷冷扫视着那些刚才附议的官员,\"是自己站出来,还是等朕一个个查?\"

    片刻沉寂后,四名官员颤抖着出列跪地。朝堂上一片哗然,这四人中竟有户部侍郎和太府寺少卿这样的要员!

    退朝后,李世民留下李承乾:\"处理得漂亮。不过...\"皇帝眉头微皱,\"权万纪毕竟是恪儿的老师,朕担心...\"

    \"父皇放心。\"李承乾胸有成竹,\"儿臣已派人去安州,向三弟说明原委。只要他与此事无关,自然不会受牵连。\"

    李世民欣慰地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他话锋一转,\"盐法虽然稳住,但朕收到密报,有些地方又开始打铁器的主意了。\"

    铁器?李承乾心头一震。盐铁盐铁,解决了盐,接下来自然就是铁了。铁器不仅关乎农具制造,更与兵器息息相关,若被私人掌控...

    \"儿臣请命彻查各地铁冶。\"

    \"不急。\"李世民摆摆手,\"朕已命李靖暗中调查。你眼下有更重要的事——吐谷浑可汗慕容顺求娶公主,朝议纷纷,你替朕拿个主意。\"

    李承乾略一思索:\"儿臣以为,和亲之事利弊参半。若能借此机会开通商路,倒也未尝不可。不过...\"他压低声音,\"须防其以和亲为名,行窥探之实。\"

    \"正合朕意。\"李世民满意地点头,\"此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记住,既要彰显天朝气度,又要维护大唐利益。\"

    离开两仪殿,李承乾径直去了鸿胪寺。吐谷浑使者慕容孝隽早已等候多时,见到太子立即抚胸行礼。

    \"外臣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打量着这个身着胡服的年轻人。与一般胡使不同,慕容孝隽汉语流利,举止文雅,若非那高鼻深目,几乎与汉人士子无异。

    \"贵使远来辛苦。不知可汗求娶公主,有何诚意?\"

    慕容孝隽不卑不亢:\"我汗愿以良马千匹、牦牛万头为聘,并开放赤岭互市,永结盟好。\"

    李承乾心中一动。赤岭是通往西域的要道,若能控制,对大唐经营西域大有裨益。但他表面不动声色:\"公主金枝玉叶,岂是马匹牛羊可以衡量?\"

    \"殿下明鉴。\"慕容孝隽微微一笑,\"我汗还有一礼,想必殿下会感兴趣。\"他击掌三下,随从抬上一个木箱。

    箱中是一块乌黑的矿石,李承乾拿起一看,顿时心跳加速——这竟是上好的铁矿石!

    \"此乃我吐谷浑南山所产。若两国和亲,愿每年进贡此矿万斤。\"

    李承乾强自镇定。大唐缺铁,尤其是优质铁矿。若能得到这批资源...

    \"贵使好意,孤心领了。不过...\"他话锋一转,\"和亲乃国之大事,需从长计议。不如先谈谈互市细节?\"

    一番唇枪舌剑后,双方初步达成协议:大唐同意和亲,但公主暂不出塞,待互市开通一年后再定;吐谷浑则立即开放赤岭商道,并每年提供铁矿五千斤。

    离开鸿胪寺,李承乾立即命人将那块矿石送往将作监检验。结果令人惊喜:这铁矿含铁量极高,杂质极少,是锻造兵器的上佳材料!

    \"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