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15章 天地杂家觥筹集(肆)

第15章 天地杂家觥筹集(肆)(1/2)

    第十五章:天地杂家觥筹集(肆)

    1.王翚:佳士得的魔法加持术

    “学政大人,左边一幅是《仿董源夏山图》。”

    “右上角一幅,是《秋树昏鸦图》。”

    “右下角一幅,是《芳洲图》。”

    头戴绅士帽,手拿卓别林拐杖的林约瑟,正在介绍墙上的画。

    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的男子,正是江苏的学政大人。

    花苑的主人,虞山派的王翚老师。

    此时,他正和总督大人,在虞山画苑的后厅喝茶。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总督此来,正是虞山白茶上市之际。

    新鲜的明前茶刚出锅,市面上炒到了五十两纹银购一两茶。

    鱼米之乡的人向来富庶,此茶一经上市从不外流。

    即便是总督大人来此,也只能喝点成色稍差的茶叶了。

    那还是王翚老师的爱徒,好不容易托关系买的。

    总督携学政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给王翚送一张邀请函的。

    第一届全国风光绘画大赛,马上要在京举行。

    而总督大人主政江苏,自然力荐江苏,选作品参赛。

    他本人则在京师外围盘口,押注一万两白银,买江苏胜出。

    放眼望去,整个江苏能够独挑大梁的。

    非画艺精湛,海外资源丰富的王翚老师莫属。

    “王老师,要不就那幅《仿董源夏山图》吧”,总督大人提议。

    “学政大人真是有眼光,那幅画刚刚在佳士得做完估价。”

    “刀勒”,林约瑟兴奋地喊道。(完)

    2.姚启圣:持小酒瓶勇砸两城管

    施琅平定台湾,姚启圣功劳第二。

    但姚启圣并没有邀功,只是客气的推让。

    身边同僚为他鸣不平,他反而出言制止。

    他清楚,莫不是施琅寻得密道,台湾是很难拿下的。

    再说了,功劳什么的,那些不过过眼云烟而已。

    争什么强,好什么胜,倒不如坦然做好自己。

    人心最可怕之处,就在于欲望太强。

    放下欲望,才能放过自己,人生才会过得舒坦。

    年少时的姚启圣,便是这一种心性。

    姚启圣是浙江绍兴人,年少家里就很有钱。

    而当地鱼肥米沃年年丰收,故每年乡下人家都会做些米酒。

    因米酒色若琥珀,味若甜酿,当地人称之为“女儿红”。

    那年姚启圣十六岁,从绍兴出发,去萧山采购萝卜干。

    自从江浙地区推出“一县一品”,萧山政府鼓励农民种植萝卜。

    指导农民将萝卜加工成萝卜干,推到市场售卖。

    同时,萧山政府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实施“刷墙体”战略。

    自此,“萧山萝卜干,绝味下酒菜”的广告语漫山遍野。

    在萧山集贸市场,姚启圣碰到两城管调戏卖萝卜的女子。

    姚启圣手持两酒瓶,将城管砸进了重症监护室。

    当萧山府衙把“见义勇为”的牌子送过来时,他早已回绍兴了。

    做好事不留名,才有真的感动,才是真心英雄。(完)

    3.郑燮:退职不退休的劳碌命

    “做小的没有不被骂的,有关系没有不开挂的。”

    每次郑燮被上司批评,他总会如此安慰自己。

    毕竟,小小的县令,饭碗还是要捧好。

    这捧啊捧,捧啊捧,一捧就是三十年。

    郑燮就这样捧着帽子,从青年一路捧到法定退休年龄。

    再过一个月,就可以退休回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办好了退休,就回家画画。”,想到退休郑燮满心欢喜。

    前阵子,郑燮向上司提交了辞职报告。

    但上司把辞职报告压着,一直没有递上去。

    显然,把他当作了免费劳动力在压榨。

    算了,官大一级压死人,上头没人不翻身。

    “最多,也就再被压榨一年。”郑燮忿忿地想。

    “退下来,应该就不用背锅了吧。”

    郑燮这辈子,背了一次锅,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所以,对于背锅这种事,他非常谨慎。

    宁可装疯卖傻,躲进疯人院里小住一段时间。

    也不在危险岗位上签字画押,把自己给毁了。

    “少说话,多画画,赚点零用钱花花。”

    郑燮先祖立训:“退职不退休,退休不褪色”。

    郑燮家人口较多,他不得不在谋生的路上砥砺前行。

    万一,被子孙嫌弃,那就不值当了。(完)

    4.朱耷:阿尔卑斯山的小山羊

    皇子什么的,朱耷从来没想过。

    因为他的女神王祖贤说了,“想什么想,想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