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10章 艺术江湖怪咖营(下)

第10章 艺术江湖怪咖营(下)(1/2)

    第十章:艺术江湖怪咖营(下)

    1.刘墉:文字狱是升官的捷径

    大秦喜欢焚书坑儒,大清喜欢文字狱。

    或许,两个读音上的近亲,都有些洁癖。

    都不太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坏话。

    发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就喜欢杀之而后快。

    大清朝,就有这么一位玩文字狱的高手。

    他的名字叫刘墉,对,就是那位整天和和珅斗嘴的刘罗锅。

    刘罗锅和纪晓岚不同,他和和珅是真斗。

    斗到最后,刘墉把和珅和他的党羽都斗没命了。

    很显然,乾隆对刘墉搞事情的能力是充分肯定的。

    是什么事情,让乾隆对刘墉如此认可。

    那就得从刘墉操刀的两件文字狱大案,慢慢说起。

    首先,是《俣俣集》案,该案件发生于乾隆二十六年。

    落地书生阎大镛因不满官府摊派粮款、差役,愤而抗粮拒差。

    事情为刘墉所知,深究查出阎大镛曾出过一本《俣俣集》。

    书中文字,或讽刺官员,或激愤不平,似有蛊惑之味。

    结局是阎大镛人头落地,刘墉升官发财。

    其次,是《一柱楼诗》案,该案件发生于乾隆四十三年。

    落魄举人徐述夔,早年曾写过出版过《一柱楼诗》。

    他的孙子徐食田,地产无故被蔡嘉树强买。

    蔡嘉树告徐家藏有禁书,经刘墉深查,遂成文字狱。

    两年后,刘墉爬到了湖南巡抚的位置。(完)

    2.潘祖荫:写日记我可是小能手

    潘祖荫,攀附祖上的福荫。

    一看这名字,就知道是实诚人。

    敢勇于承认,自己是吃祖宗饭的高手。

    事实上,潘祖荫就是靠祖上起家。

    爷爷潘世恩是大学士,父亲潘曾绶是内阁侍读。

    根正苗红的潘祖荫,在祖先的福荫下,一路高升。

    从太子少保到太子太保,一辈子勤勤恳恳,踏踏实实。

    除了工作,潘祖荫最爱的就是写日记。

    在国弱民困的年代,写日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所以,这便让写日记变成一件技术活。

    该写什么,该怎么写,都要好好的绸缪。

    首先,吃喝玩乐的事情,要写的简洁轻快。

    吃喝的品类要多,才能显示大清国美味珍馐无数。

    吃喝的场所要豪华,才能显示大清国国力强盛。

    吃喝的频次要快,才能显示自己是个有面子的人。

    其次,兴趣爱好的事情,要写的专业内行。

    关于金石,要突出其品相、材质及产地。

    关于书法,要将书法家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要结合。

    关于藏书,要书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要兼顾。

    关于政治的话题,一定不能写。

    万一再弄个“文字狱”,那会成为家族的罪人。(完)

    3.石涛:半世云游以卖画维生

    皇家子弟,打工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前朝的皇家子弟,也是有骨气的。

    不打工,凭本事当小老板。

    这一手牌,靠的就是石涛的个人天赋。

    要知道,老朱家的孩子,很多是有艺术天赋的。

    比如说,朱厚熜擅长书法,朱由校擅长木工。

    所以,改名为石涛的朱若极,从小就决定卖画维生。

    自己打底自己画,作画的成本就会低很多。

    加上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卖画确实是一个好营生。

    这几番操作下来,确实让石涛积累了云游的本钱。

    所以,山川湖泊,都是他画中的景物。

    那松柏垂柳,都好似他的摇钱树。

    云游是为了画画,画画是为了云游。

    虽然石涛的商业模式,没办法和为了唱歌而赚钱的马云比。

    但在当时,也算是正统的小康社会思路。

    让他收罗了一众拥趸,以及不知深浅的小迷妹。

    小迷妹虽好,也阻挡不了老男人疯狂爬山的心。

    有灵感,才能做出像样的画。

    画出了像样的画,才会有客户花钱买单。

    他也曾想,去京城混些政治荣誉。

    虽说人人平等,但朱家子弟的身份,终究还是有影响的。(完)

    4.王鉴:知府也是地道文化人

    明清之际,苏州一带出了不少的书画艺术家。

    王鉴,就是来自苏州太仓的种子选手。

    因为家里有田有地,所以靠天就能收大米。

    有了大米,自然饱暖思读书,无聊去考了个功名。

    考功名那会儿,是在明朝,所以他做的是明朝的知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