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对政哥心换心,政哥跟我耍脑筋 > 第63章 扶苏的改变

第63章 扶苏的改变(1/2)

    秦国为了预防燕国和魏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但他们却并没有任何要趁机出兵的迹象。

    不是不想硬碰硬,而是他们不敢......

    强大如赵国都被秦国给灭了,他们现在满脑子里都在想着怎么自保......

    当秦国灭赵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各国的朝堂以及他们的大王,再也没有了韩国被灭时候的侥幸心理。

    哦,除了齐王建。

    因为秦国采用的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所以一直与齐国交好。

    这也导致了齐王建一直都觉得秦国那么远,一时半会儿肯定打不到齐国。

    就算打到了,也不一定会对齐国动手。

    齐王建:没事哒没事哒,我跟政哥关系好着呢,他肯定不会打我的.......

    楚国虽然与秦国接壤,但还是那句话,楚国占据地理优势,就算秦国灭了赵国又能怎么样?

    有本事来打啊,旱鸭子!

    想比起他们,魏国就没有那么好的心态了,毕竟他们已经算是‘使’到临头......

    面对秦国随时可能到来的进攻,魏景愍王誓死不做亡国之君!

    于是魏景愍王灵光一闪,选择驾鹤西去......

    留下他的儿子魏王假来面对这随时可能被灭国的压力......

    至于燕国,燕王喜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选择加强与赵国的边境的兵力,以此来寻求一点儿心理安慰。

    倒是他的儿子太子丹很有想法......

    秦国灭韩国和赵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国的反应上。

    对各个势力组织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包括但不限于诸子百家......

    -------------------------------------

    赵国大地,一片荒芜与凄凉......

    曾经繁华的城镇和宁静的村庄,在大地震、旱灾与战争的三重打击下,化为残垣断壁与焦土。

    倒塌的房屋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土地干裂崩坏,百姓们衣衫褴褛,流离失所,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秦明带着扶苏,穿梭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

    扶苏自幼在王宫中长大,虽然常被教导要心怀天下,却从未亲眼见过如此惨烈的人间疾苦。

    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心中满是悲悯。

    “先生,没想到百姓竟如此困苦……”扶苏声音略带颤抖,打破了沉默。

    秦明神色凝重。

    “扶苏,这便是战争与天灾的残酷......”

    他们来到一处难民集中的地方,秦军正在发放粮食。

    百姓们排着长队,虽然饥饿难耐,但在秦军的组织下,秩序井然。

    秦明和扶苏加入其中,帮忙将一袋袋粮食递给百姓。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双手颤抖着接过粮食,眼中满是感激。

    “多谢秦军,多谢秦王……”

    扶苏心中一酸,眼眶微微泛红。

    他转头看向秦明。

    “先生,我以后一定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受这般苦难。”

    秦明欣慰地看着他。

    “你有这样的想法很不错,但要实现这一志向,不仅要有悲悯之心,更要有治国的智慧与担当......”

    发放完粮食后,他们又去帮助百姓重建房屋。

    扶苏亲自拿起工具,和百姓们一起搬运石块、泥土。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浑然不觉。

    在劳作的间隙,秦明不忘教导扶苏。

    “扶苏,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如同建造房屋,一砖一瓦都需用心。

    每一项政策、每一个决定,都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根基稳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扶苏认真聆听,不时点头。

    一天的救助工作结束,天色渐暗,疲惫却充实。

    在返回临时营地的路上,秦明依旧不忘教导扶苏。

    “赵国的遭遇,是前车之鉴,大秦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要避免让百姓再遭受这样的苦难......

    你日后若登上王位,当以民为本,轻徭薄赋,推行仁政......

    切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先生放心,扶苏定当铭记今日所见所闻,不负先生教诲,不负天下百姓。”扶苏坚定地说道。

    暮色笼罩着秦赵大地,两人的身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坚毅......

    -------------------------------------

    一年后,秦明带扶苏回了咸阳。

    这一年的时间,秦明和扶苏一直待在赵国地区,帮助原本的赵国百姓们恢复天灾人祸所带来的创伤......

    期间,秦明一直对扶苏言传身教,秦明相信,一个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