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在极寒中迅速凝结成冰珠,挂在眉毛和睫毛上。每一次呼吸都在面罩内侧凝成白霜。肌肉在持续的紧绷和高强度攀爬中发出酸痛的抗议。但他们没有停顿,没有交谈,只有冰镐凿击冰壁的节奏声、冰爪刮擦冰面的刺耳声,以及狂风的咆哮作为背景音。
一个多小时后,两人终于翻上了冰塔侧翼那块狭窄的、被巨大冰棱半包围的平台。高度带来的视野骤然开阔,罡风也更加猛烈,几乎要将人卷走。
楚子航迅速卧倒,身体紧贴冰冷刺骨的冰面。他拉动枪机,将一枚黄澄澄的12.7x99mm NATO弹(搭载炼金弹头M33标准弹)推入枪膛,动作流畅而充满力量感。沉重的巴雷特M82A1被稳稳地架在两脚架上,枪口指向下方那片如同大地伤痕般的巨大冰川裂谷。
小白则在他侧后方匍匐下来,迅速架设好三脚架,将激光测距仪和AN/PAS-13热成像仪组合体固定在云台上。他打开Kestrel弹道计算机,将枪型参数(弹种、弹重、初速)、高度、温度、气压等基础数据飞快输入。冰冷的空气让电子设备的屏幕反应都有些迟滞。
“开始环境参数测定。”小白的声音在楚子航的耳麦中响起,平静无波,“目标区域:正前方裂谷核心带,距离……测距!”
他按下激光测距按钮。一道肉眼不可见的激光束瞬间射向裂谷深处。
“2175米。”数据几乎瞬间反馈回来。
“风向……西北偏西,风速……持续测定。”小白盯着Kestrel上小型螺旋桨风速仪传回的实时数据,“平均风速每秒7米,阵风每秒11米。风向稳定。”
“湿度……低。温度……零下31摄氏度。气压……修正中……”小白的手指在弹道计算机的键盘上飞快跳动,屏幕上的数据不断刷新,复杂的弹道模型正在高速运算。“修正量输入:横风修正,向右0.7密位;高度差修正,向上0.3密位;地转偏向力……可忽略。”
楚子航的右眼紧贴在AN/PVS-30夜视瞄准镜的橡胶眼罩上。视野里一片幽绿。下方巨大的冰川裂谷在微光增强下清晰可见:陡峭的冰壁犬牙交错,深不见底的冰隙如同通往地狱的裂缝,巨大的、被侵蚀出诡异形态的冰塔在谷底投下扭曲的阴影。整个区域弥漫着一种死寂、古老、非自然的压迫感。他的手指稳稳搭在冰冷的扳机护圈上,呼吸缓慢而悠长,身体如同与身下的寒冰融为一体,只剩下瞄准镜中那个被十字线分割的世界。
时间在无声的观察和参数微调中流逝。高海拔稀薄的空气和严寒让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困难。两人如同冰雕般一动不动,只有小白偶尔低声报出最新的风速变化和修正数据。
“风速稳定在每秒6.8米,风向西北偏西,修正量保持不变。”小白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长时间的沉寂,“裂谷深处,十一点方向,距离约1900米,大型冰塔阴影区边缘……发现异常热源。”
楚子航的瞄准镜视野立刻向小白指示的方位移动。幽绿的视野中,在那片巨大冰塔投下的、几乎完全遮蔽的阴影边缘,几个微弱的、模糊的橘红色光斑在热成像中显现出来。光斑轮廓不清晰,显然被厚重的冰层或岩石阻挡了部分热辐射。
“热源形态不规则,非固定热源特征。数量……三个。移动非常缓慢,轨迹……似乎沿着冰塔基座移动。”小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是活物。体态……类人形。其中一个热源形态……异常,核心温度偏高,边缘模糊扩散……像是……携带了某种发热装置?”
“守卫。”楚子航的声音冰冷,如同冰层断裂的脆响。十字线稳稳地套住了其中一个移动最慢、热源形态最“正常”的光斑。他的食指指腹,感受到了扳机第一道火那微妙的阻力。“标记位置,持续监控。”
“明白。标记为A1、A2、A3。A3携带不明发热装置,威胁等级提升。”小白快速记录,“裂谷深处,三点钟方向,距离约2200米,冰壁下方……发现人工结构热痕!非常微弱,呈狭长线状,深埋冰层之下约十米处!疑似……通道入口!”
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楚子航的呼吸节奏没有丝毫变化,但瞄准镜的视野已经极其稳定地转向了小白报出的新坐标。幽绿的视野里,那片冰壁看起来毫无异样,但在小白的专业热成像仪中,一条极其微弱、几乎与环境冷源融为一体的、笔直的暖色线条被清晰地勾勒出来,深入冰层之下。
“入口确认中……结构稳定,无近期开启迹象。周边……无守卫热源!”小白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位置隐蔽,处于冰壁凹陷处,上方有巨大悬冰遮挡。好地方!”
“坐标锁定。”楚子航的声音依旧平稳。他的十字线在冰壁上那块区域反复扫视,将每一个细节刻入脑海。这就是他们此行的核心目标——龙王祭坛的入口!
然而,就在两人全神贯注于锁定入口坐标时,异变陡生!
一阵极其微弱、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