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 第51章 大军出征 众女期盼

第51章 大军出征 众女期盼(1/2)

    朝阳初升,长安城东门外的校场上,旌旗猎猎,刀枪如林。

    刘协身着明光铠,外罩绣金龙的战袍,腰悬天子剑,立于点将台上。

    晨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映得那张年轻却已显坚毅的面容格外威严。

    他目光扫过台下整齐列阵的四万大军,每一张仰视的面孔上都写满崇敬。

    \"陛下,先锋军已准备就绪。\"李存孝单膝跪地,声音如铁石相击。

    这位猛将身披玄甲,背后交叉负着禹王槊和毕燕挝,即使跪着也如一座小山般沉稳。

    刘协微微颔首:\"李将军,此去凶险,务必谨慎行事。若遇强敌,不可恋战,速报中军。\"

    \"末将遵命!\"李存孝抱拳应诺,起身时甲叶铿锵作响。

    他转身走向自己的战马——那匹通体如火的\"火龙驹\",翻身上马的动作一气呵成。

    随着号角长鸣,一万铁骑如黑色洪流般涌出校场。

    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尘土飞扬中,李存孝的背影渐渐远去。

    刘协目送先锋军消失在晨雾中,转向身旁的贾诩:\"文和,中军何时可动身?\"

    贾诩捋须答道:\"回陛下,粮草辎重已装载完毕,随时可以起程。\"

    \"传令下去,午时出发。\"刘协说完,最后望了一眼长安城高大的城墙。

    他知道,那里有两双眼睛正注视着自己。

    长安城墙上,赵雨紧握着冰冷的墙砖,指节发白。她身着鹅黄色襦裙,外披浅绿色纱衣,在晨风中衣袂飘飘。那双总是含笑的杏眼此刻蒙上一层水雾,目光追随着远处逐渐模糊的军队轮廓。

    \"妹妹别担心,陛下有李将军这样的猛将护卫,定会平安归来。\"长孙无垢轻声道。她一袭素白长裙,只在袖口和领口绣着淡紫色的花纹,端庄中透着几分清冷。

    赵雨咬了咬下唇:\"我自然信得过李将军的勇武,只是...\"她声音渐低,“战场刀剑无眼,万一……”。

    长孙无垢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轻握住她的手:\"陛下是真龙天子,自有上天庇佑。我们只需守好长安,等他凯旋。\"

    赵雨点点头,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香囊:\"这是我昨夜赶制的,本想亲手交给陛下,却...\"她声音哽咽,\"里面装着终南山的平安符和我的一缕头发。\"

    长孙无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柔声道:\"待陛下凯旋,妹妹亲手交给他便是。\"她望向远方,心中默念着佛号。长孙无垢性格内敛,并不像赵雨那样直白地表露情感,但袖中那串被捻得温热的佛珠,却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安。

    长安宫内,伏寿和董婉,也在祈求上天,保佑刘协。

    而太学藏书阁内,蔡琰正跪坐在案几前整理竹简。晨光透过窗棂,在她素雅的青色深衣上投下斑驳光影。她动作娴熟地将一卷卷典籍分类摆放,时而提笔在简牍上做标记。

    \"蔡大家,这些是刚从洛阳运来的典籍,请您过目。\"一名年轻学子恭敬地捧着一摞竹简进来。

    蔡琰抬头微笑:\"放在那边吧。\"她的声音如清泉击石,温润中带着几分疏离。

    待学子退下,她放下手中的笔,走到窗前。从这里看不到出征的队伍,但她仿佛能听到远方传来的战鼓声。她轻叹一声,回到琴案前,指尖轻抚过琴弦。

    《胡笳十八拍》的旋律在藏书阁内缓缓流淌,曲调时而激昂如战场厮杀,时而低回如思妇叹息。弹到动情处,一滴清泪落在琴弦上,溅起细微的水花。

    \"陛下嘱托的《汉书》校注还未完成...\"蔡琰喃喃自语,拭去泪痕,重新拿起笔。她知道,对那个承诺要振兴汉室的年轻帝王来说,文化的传承与疆土的收复同样重要。

    正午时分,刘协的中军终于开拔。三万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空。走在最前面的是手持长戟的步兵方阵,步伐整齐划一;中间是弓弩手和战车;最后是辎重队伍,粮草军械由牛车缓缓运送。

    刘协骑在一匹雪白的战马上,刘晔、法正两位谋士紧随其后。他回头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长安城墙,仿佛能看到那两个依然伫立的身影。

    \"陛下,前面就是灞桥了。\"刘晔提醒道。

    刘协收回目光,面容重新变得坚毅:\"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五日内与先锋军会合。\"

    与此同时,李存孝的先锋军已渡过渭水。这支精锐骑兵行进如风,日行百里不在话下。李存孝骑在马上,不时派出斥候探查前方敌情。

    \"将军,前方三十里发现敌军哨所!\"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李存孝眼中精光一闪:\"多少人?\"

    \"约两百轻骑,看样子是巡逻部队。\"

    \"传令下去,全军隐蔽行进,今夜子时突袭!\"李存孝沉声下令。

    夜幕降临,长安城内万家灯火。赵雨站在寝宫的庭院中,仰望着满天星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