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 第31章 封赏大典 人才需求

第31章 封赏大典 人才需求(1/2)

    公元195年元月,长安城银装素裹,未央宫前的广场上积雪已被清扫干净,露出青灰色的地砖。

    宫墙上悬挂着崭新的玄色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自平定杨奉叛乱后,刘协的威望如日中天,今日便是论功行赏的大日子。

    刘协身着十二章纹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端坐在未央宫正殿的龙椅上。

    冕冠上的玉珠微微晃动,在他年轻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他目光扫过殿中肃立的文武百官,嘴角浮现一丝满意的弧度。

    “众卿平身。”刘协抬手示意,声音虽不洪亮却充满威严。

    百官齐声谢恩,衣袍摩擦发出沙沙声响。

    站在武官首位的岳飞抬头望向天子,眼中闪过一丝钦佩。

    短短半年时间,这位少年天子已褪去了稚气,眉宇间尽是沉稳与睿智。

    “自朕重掌朝纲以来,赖诸位爱卿鼎力相助,方有今日之局面。”刘协从龙椅上站起,缓步走下台阶,玄色龙袍拖曳在猩红的地毯上,“今日当论功行赏,以彰忠良。”

    侍中郑森手持诏书上前,展开后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岳飞将军,忠勇无双,战功赫赫,今加封为平东将军,兼领司隶校尉,率所部三万人督司隶军事,赐爵关内侯。”

    岳飞虎目含泪,单膝跪地抱拳:“臣岳飞,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刘协亲自扶起岳飞,温言道:“鹏举乃朕之肱骨,司隶乃京师屏障,托付于卿,朕心甚安。”

    站在文官队列中的贾诩眯着眼睛,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心中暗道:“陛下驭人之术越发纯熟了…...”

    封赏继续进行。

    徐晃被封为平寇将军,督虎牢关军事;张济为安远将军,督广魏郡军事;其侄张绣为偏将军,防备西凉马腾;樊稠为镇军将军,督天水军事,处理羌族事务。老将朱儁虽被封为平难将军,实则被安排在长安颐养天年。

    当郑森念到\"太常贾诩\"时,殿中微微骚动。

    九卿之首的太常一职,竟给了这位以毒计闻名的谋士。

    贾诩自己也是瞳孔微缩,显然没料到会获得如此高位。

    \"文和先生。\"刘协走到贾诩面前,意味深长地说,\"太常掌宗庙礼仪,更兼参议朝政。望先生以正道辅朕,共襄盛举。\"

    贾诩深深一揖,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老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他明白,这是天子对他的既重用又警示——将他放在显眼位置,既是信任也是监督。

    封赏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当最后一位官员谢恩完毕时,殿外已是日影西斜。

    刘协挥袖令群臣退下,只留下贾诩、荀攸、法正、刘晔几位心腹谋士。

    \"陛下今日封赏得当,众将必感恩戴德,誓死效忠。\"荀攸拱手道。这位颍川谋士年约三十,面容清瘦,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刘协摇摇头,冕冠上的玉珠轻轻碰撞:\"安定、北地尚有守军三万无良将统领,扶风郡守军亦无出色将领。朕心难安啊。\"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陛下可有良策?\"

    刘协看着贾诩笑而不语。

    其余人等纷纷明白:天子是向他们要人啊!

    刘晔犹豫了一下,向刘协建议道:“陛下,臣有两个好友,一个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姓吕名虔,字子恪,皆是有才能之人,如果需要,我写信邀请他们过来。”

    刘协听到刘晔的话,满脸笑意:“好好好,子扬不愧是我们汉室宗亲,每每都能说到我心坎,我看需要人才了!”

    有了刘晔的抛砖引玉,也有了他的前车之鉴:献帝都说得这么直白,不推荐一两个人才,今天能走得出末央宫吗?

    贾诩沉吟了一下,说道:“岳将军所辖下河东郡,有位名仕,或可以出仕。”

    刘协来了兴趣:“谁?”

    贾诩继续说道:“贾逵贾梁道。”

    也是姓贾的?

    贾诩看到刘协的表情,知道他误会了,连忙解释:“陛下,虽然都姓贾,但并非同宗之人!”

    刘协点头示意明白,摆摆手:“是否同宗无所谓,只要是人才,都可以举荐,举贤不避亲嘛。”

    贾诩的脸色也露出了笑容,毕竟自己举荐,也算是自己的人脉资源,就看他能力如何,那就要靠自身实力了。

    听到天子说举贤不避亲,法正挠了挠头发:“陛下,我也有一个好友,是扶风郡人,姓孟名达字子度,也是有才之人,我也正打算写信给他,让他过来帮助陛下。”

    刘协以为自己听错了,追问了一句:“谁?”

    法正一脸认真:“孟达。”

    靠!

    刘协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当然,你不说我不说,他们怎么能知道这是粗口呢?是吧?

    法正啊法正,你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