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魏第一武卒 > 第94章 来使

第94章 来使(1/3)

    “都尉,征召来的士兵这些天一直都在日夜训练,可惜时间关系,很难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形成战斗力,眼下最多只能守守城而已。”

    一下子多出来了七千新兵,光是管理与操练都让柳何头大不已。

    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军司马,以往在神武军能带领的士卒也不过三五百。

    现在让他肩负起上万人的统筹安排,只能说薛云实在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

    人都是逼出来的。

    起初他同样会手忙脚乱犯下不少错误。

    幸亏薛云足够信任柳何,根本都不在乎这些。

    正因如此,拥有无数试错机会的柳何才渐渐开始有了长进。

    连带着下面齐氏兄弟,周林韩双他们都一道快速成长了起来。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只有原来的五千士卒与戎人有一战之力么?”

    薛云皱了皱眉。

    “如果在战场上与戎人正面交锋的话,真正与戎人有一战之力的士卒恐怕还要更少。”

    这倒不是柳何在给薛云泼冷水,而是实话实说。

    毕竟大多时间他都在负责这些士卒的操练,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些士卒的作战能力。

    如果要把所有士卒划分实力档次的话。

    薛云麾下由徐虎统领的亲卫骑兵无疑是最有战斗力的。

    可惜亲卫亲兵人数稀少,尽管回来后得到了补充,但现在也仅仅才三百余骑。

    接下来便是由柳何自己与齐氏兄弟,周林韩双各自率领的军队。

    由于军队的扩张,虽然官职没升,可他们率领的士卒人数都达到了千人的规模。

    另外还有资格掌军千人的便是新晋的赵二牛与钱大勇。

    但他们麾下士卒的战斗力却要逊于正规军出身的柳何他们。

    而战斗力最差的自然便是最新招募来的新兵们。

    到时候负责带领他们的都是余贵韩端王恢这些跟随薛云立下过功劳的本地人士。

    “打铁还需自身硬,奈何留给我们的时间却不多了。”

    薛云颇为遗憾道。

    如果他手下都是柳何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卒。

    哪怕面对戎人的主力大军,他都敢正面与之交锋。

    问题是没有如果,现实是他手下能与戎人硬碰硬的士卒能有两三千就不错了。

    面对五千全副武装的戎人先头部队,兵力占优的薛云他们反而成为了弱势的一方。

    “都尉,还是看等等后续斥候的汇报吧,如今来的只是戎人的先头部队,主力大军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具体兵力又有多少。”

    柳何显得尤为老成持重。

    三河县距离东山府约莫四百里。

    全副武装之下,再加上地形复杂不易行军。

    这支五千人的戎人先头部队若是没有选择强行军,而是正常行军的话,少说都要十天八天才能兵临东山府城下。

    所以他们在探明戎人的军情之余,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备战。

    “说的也是,一有戎人那边的消息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吧。”

    薛云微微颌首,旋即便结束了与柳何的谈话。

    等到柳何告退离开。

    他并没有去处理这些天积压的政务,而是选择前往了软禁郭守孝的院子。

    “事情已经解决了?”

    正在院子里浇花的郭守孝看到迎面走来的薛云,看似漫不经意地问了句。

    “是的,可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薛云直接在院子的桌前坐下,拿起桌面上泡好的茶水给自己倒了一杯。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戎人大军再次来犯了。”

    郭守孝手中动作一顿,然后他放好手里的浇水壶来到了薛云面前。

    “根据斥候来报,三河县下游发现了五千戎人的先头部队,而且各个都装备上了大魏制式的铠甲武器。”

    薛云并不奇怪郭守孝能猜到,戎人会再次入侵已经是明摆的事情。

    眼下能让他如此重视的也只有这件事情。

    “……这仗要不好打了。”

    郭守孝沉默了片刻,眉头都越皱越紧形成了川字。

    “是的,虽然我们最近招募了大量士卒,可短时间内却不能指望他们上战场,不然面对戎人大军的冲锋恐怕会一触即溃,真正能与戎人正面一战的士卒最多不过两三千而已。”

    薛云没有否认,而且还将他们的情况如实告诉了郭守孝。

    “不止如此。”郭守孝听后摇了摇头道,“听到你说这些戎人装备了大魏制式的武器甲胄,这意味着城内的工匠与其他器械都落入了戎人手里,一旦戎人通过这些工匠打造攻城器械,势必会给守城带来极大的麻烦。”

    “而且戎人里估计有不少投靠他们的魏军将士,这些人可比戎人要懂得攻城多了。”

    薛云神情凝重地补充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