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魏第一武卒 > 第50章 离去

第50章 离去(1/2)

    翌日一早。

    林季他们便带着乌泱泱一大帮百姓来到了杜山他们的地盘。

    现场乱哄哄的,吵得人耳膜都嗡嗡作响。

    负责安置协调这些百姓的杜山几乎忙得焦头烂额,不断与各个领头人进行沟通交流。

    百姓不是军队,做不到军队的令行禁止。

    为了确保这么多百姓能安全顺利抵达蛇颈关。

    那么他便必须提前叮嘱他们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免得途中发生了什么意外。

    杜山指挥不动这些百姓,只能让他们的领头人来严加管束。

    走了一圈下来。

    闹哄哄的人群都安静了不少,显然是领头人们得到嘱咐发挥了作用。

    回到帐篷。

    杜山发现又多出了个陌生男子,一看便知道是薛云的手下。

    他也没有在意,而是直接开口禀报道:“薛主管,他们人都已经差不多到齐了。”

    “还有谁没来?”

    薛云和匆忙赶来的钱大勇交代了几句,然后才有时间搭理杜山。

    “回薛主管,朱富和凌旭没有带人过来,但他们却让人带了话,说是感谢薛主管的好意,他们内部经过商量后决定还是继续留在城外。”

    杜山连忙答道。

    “另外两个呢?”薛云又问。

    “他们只来了少部分百姓,说是再给他们点时间,据我所知,他们内部好像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的愿意走,有的不愿意走,如今还在争执讨论。”

    “派人去告诉他们,时间不等人,午时一到我们便会准时离开。”

    薛云可没有多余时间浪费在这些人身上。

    “遵命!属下这边去知会他们。”

    杜山当即拱手告退。

    如此多百姓突然汇聚在杜山这边是瞒不住人的,连带着东山府城墙上值守的士卒都如临大敌,赶忙派人上报给府衙。

    估摸是以为城外百姓暗中勾连意图冲击东山府,甚者是扯旗造反了。

    至于没有受到杜山邀请,仍然蒙在鼓里的百姓们同样以为有人想要搞事,不断派人去打探消息。

    结果打探的人回来告诉他们。

    这些百姓打算前往蛇颈关寻求当地驻军的庇护。

    原因?

    传言戎人已经入侵了东山郡,若是东山府一直不肯开门放人,留在这里必然会死于戎人的屠刀下。

    毫无疑问。

    如此炸裂的消息瞬间引发了这些百姓的骚乱,哪怕他们的领头人一时都无法控制住局面。

    只能一边安抚一边再去派人确定消息的真伪。

    随着时间悄然流逝。

    午时一到。

    无数百姓在各个领头人的指挥调动下,朝着蛇颈关的方向开始缓缓行进。

    在发现这些聚集的百姓并非是冲着东山府来的后,不知何时出现在城楼上的郭守孝心里都松了口气。

    眼下已经是多事之秋。

    可别戎人还没打来,城外百姓反倒先打了过来。

    好在最坏的结果没有出现,只是在注意到他们离开的方向。

    郭守孝都下意识轻蹙起了眉头。

    那个方向,他记得是通往蛇颈关的方向。

    而这些百姓怎么会无缘无故朝着那边去了?

    可惜他现在根本不敢派人出去打探情况,深怕离开的那些百姓忽然杀一个回马枪。

    “薛主管,下面的人告诉我,我们队伍后面有不少百姓跟了上来。”

    当薛云他们带着这些百姓离开东山府不久,一直在稳定协调队伍秩序的杜山急匆匆赶来禀报道。

    “大概有多少百姓跟了过来?”

    薛云对此似乎并不意外。

    人都是盲从的,一如他们当初听到戎人可能打来的消息便举家逃难一样。

    一旦心生恐慌便会下意识选择盲从。

    戎人究竟有没有打来不重要,是不是去寻求庇护不重要。

    重要的是跟随大流总归是没错的。

    “可能有六七百吧。”

    杜山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找人去和他们说清楚我们此行的目的,同时跟着我们可以,但不能过于靠近,到了地方也不会有粮食给他们。”

    薛云略作思索道。

    “好!属下这便派人和他们说清楚。”

    杜山二话不说便领命离开。

    也不知道派人说了什么,跟在他们队伍后面的六七百人当场散了一半。

    但仍旧有三百多人一直紧紧跟着,且大部分都还是成年青壮。

    得知这个情况后,薛云便亲自带人前去询问缘由。

    要知道这些成年青壮如果心怀不轨的话,光是这点人便能给队伍造成极大的混乱与伤害。

    所以薛云不可能再继续坐视不理。

    片刻。

    他和徐虎齐大等人策马来到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