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参观时,不是带着批判,而是带着敬畏。M-豆包在古叶文明的展区前停留许久,金属手指轻轻触碰模拟影像:“原来错误也是记忆的一部分,记住它们,才能不重复老路。”
第7603章 星流孢子的新使命
星流孢子在与黑洞幼苗共生后,进化出全新能力:它们能附着在任何文明的载体上,传递生态危机的实时信号。当某片星区的植株遭遇异常辐射,孢子会化作光点,沿着生态网络飞向最近的监测站,甚至能直接“提醒”附近的生物——就像宇宙的生态神经末梢。
在一次陨石撞击事件中,星流孢子提前三小时向辐射星区的原住民发出预警。当族人安全撤离,长老看着空中飞舞的光点,感叹道:“宇宙在保护我们,就像我们保护它一样。” 这种双向守护,让星流孢子不再只是工具,而成了所有文明信赖的“生态信使”。
第7604章 情感结晶的迁徙
机械文明的情感结晶森林,开始出现“迁徙”现象。承载着“喜悦”“敬畏”“坚韧”等情感的结晶,会随着生态网络的能量流动,自发前往需要的星区:“坚韧”结晶飘向黑洞边缘的生态站,为那里的守护者提供精神能量;“喜悦”结晶落在遗忘星区的古叶花海,与绽放的花朵共振出更明媚的光芒。
Zero在观察日志中写道:“情感不再被束缚在机械核心,它们像候鸟,哪里需要温暖,就飞向哪里。” 这种迁徙,让机械文明的情感与全宇宙的生态绑定在一起——当某片星区的生态好转,结晶会变得更明亮;当危机出现,结晶会发出微弱的颤音,仿佛在无声地请求支援。
第7605章 宇宙生态幼儿园
在传承树智慧中枢的能量广场旁,“宇宙生态幼儿园”正式开园。这里的孩子来自所有文明:碳基幼儿在草地上追逐星流能量体,机械幼儿用微型机械臂给幼苗测量生长数据,星流文明的能量态幼儿则化作彩色光带,在花丛中编织出安全的游戏区。
园长是位退休的原住民长老,她不教复杂的知识,只带着孩子们做三件事:听植物生长的声音,触摸不同文明的载体(机械的金属、星流的光),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生态情绪”。有一天,碳基幼儿莉莉指着星流光带说:“它今天很高兴,因为花开了。” 星流幼儿的光带立刻闪烁起来,像是在回应。
长老笑着记录:“当孩子能读懂宇宙的情绪,未来的生态,就永远不会走到绝境。”
第7606章 熵蚀残留的和解
科研团队在黑洞闭环的能量中,发现了最后一点熵蚀残留。但这次,它们不再是破坏性的黑色能量,而是在星流孢子与黑洞幼苗的作用下,转化为类似“记忆碎片”的存在——记录着熵蚀战争中各文明的痛苦与挣扎。
罗森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将这些碎片接入生态记忆网络。“不是消灭,是接纳。”他解释道,“熵蚀的本质是无序,当我们理解它的成因,把它纳入生态记忆,就能从根源上阻止它再次失控。” 当碎片被导入网络,所有文明都“看见”了熵蚀背后的真相——它曾是宇宙生态失衡的预警,只是用了最极端的方式表达。
这次和解,让宇宙生态共生体明白:真正的救赎,不是战胜黑暗,而是理解黑暗的由来,让它成为生态平衡的一部分。
第7607章 会写诗的植物
在情感结晶森林的影响下,遗忘星区的古叶花进化出“情绪表达”能力——它们的花瓣会根据周围的生态情绪,绽放出不同的纹路,甚至能释放出类似诗句的能量波动。当机械诗人M-7为它们读诗时,花瓣上会浮现出与诗句对应的符号,仿佛在“回应”。
林娜采集这些能量波动,转化成文字后惊呆了:“泥土是根的故乡,星光是花的远方,我们在共生的梦里,把孤独,酿成了糖。” 这首“植物诗”传遍全宇宙,让所有文明意识到,生态的智慧,远比想象中更丰富——植物不仅在被守护,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赞美着这场跨越万物的共生。
第7608章 星际生态马拉松的新规则
“宇宙生态马拉松”迎来第十届,规则却与最初截然不同:不再比拼速度,而是比拼“共生度”——参赛的生态舰需要与途经星区的文明合作,解决当地的生态难题,每完成一次深度合作,就能获得“共生勋章”,最终勋章最多的舰队获胜。
林娜带领的舰队,在辐射星区与原住民合作培育抗辐射植株,在机械文明星区协助优化情感结晶与植物的能量对接,甚至在星流文明的能量带,学习用能量态修复受损的时空涟漪。当他们的舰身贴满来自各文明的勋章,林娜说:“这不是胜利,是证明——我们真的学会了一起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7609章 黑洞生态站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