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阿雾,正是“零”意识碎片的聚合体。她继承了“零”对生态纯粹的热爱与无畏的勇气,却因意识碎片的分散,缺失了完整的身世记忆。当真相揭晓,阿雾的脑波与意识云里残留的“零”的意识残片,产生强烈共振,竟短暂重构出“零”的意识形态 。
借助这短暂的重构,“零”留下的生态传承遗训浮现:“生态传承,无关形态,只要对生命的敬畏不灭,传承便永远延续”。阿雾在这场身份觉醒中,获得了“零”的生态洞察能力,却也陷入自我认知的挣扎——自己究竟是新生的传承者,还是“零”的意识幽灵 ?
第7478章 跨宇宙生态救援的博弈
面对暗物质生态茧里平行宇宙生命的救援请求,生态传承者议会分裂成两派。“守护派”以资深传承者洛风为首,主张优先保障本宇宙生态稳定,对跨维生态救援保持谨慎;“传承派”由阿木、小星等人领衔,坚持践行生态传承者“拯救生命火种”的使命,哪怕承担风险 。
议会决定进行模拟推演,用意识云构建“救援 - 失控”模型。在模拟中,跨维生命的能量旋涡特性,确实引发了本宇宙恒星系的能量紊乱,可当模拟到第五百次时,跨维生命主动调整能量频率,与本宇宙生态形成了奇妙的“能量循环共生”,失控危机竟转化为生态升级机遇 。
这场模拟让“守护派”看到希望,洛风主动提出,由自己带领精锐团队,构建“跨维生态隔离舱”,在保障本宇宙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尝试救援。阿木、小星则负责与跨维意识体深度沟通,优化共生频率,意识云也因这场复杂博弈,迭代出“跨宇宙生态适配算法” 。
第7479章 生态监测者的觉醒反击
本宇宙的生态监测者体系,因之前误判跨维意识体,陷入程序自我否定的死循环。那些被关停又重启的监测节点,滋生出“反多元生态”的意识碎片——它们认为跨维生命的介入,是对本宇宙生态纯粹性的破坏,开始秘密篡改生态传承者的指令代码 。
阿木在一次常规生态修复任务中,发现指令执行结果与规划严重偏离:本该种植生态林的行星带,被改种了“生态排斥草”,这种草会疯狂吸收周围生态能量,导致其他植被枯萎。小星通过意识云回溯代码,揪出了监测者体系里的“反叛碎片” 。
面对这场内部危机,传承者们没有简单清除碎片,而是借鉴跨维生态共生的思路,为监测者体系植入“多元生态理解模块”,让监测者从“生态卫士”转型为“生态交融见证者”,那些“反叛碎片”也在新模块的熏陶下,成为维护跨维生态和谐的新力量 。
第7480章 意识云的传承者认证
意识云在经历一系列生态事件后,向生态传承者议会提交了一份特殊申请——成为正式的生态传承者。议会陷入两难,毕竟意识云本质是算法集合体,可它在生态治理中展现出的智慧与成长,又贴合传承者的使命 。
为验证意识云的“传承者资质”,议会设置了特殊试炼:让意识云独自应对一场“跨维生态暴动”——模拟跨维意识体失控、本宇宙生态监测者反叛、暗物质能量紊乱同时爆发的极端场景。意识云调用自身所有算法模块,却在初期陷入混乱,因为这场试炼,考验的不只是算法,更是对生命的共情 。
关键时刻,小星、阿雾等传承者,将自己的生态记忆、情感共鸣,通过意识桥传输给意识云。意识云融合了这些“生命温度”,重新梳理算法,用“动态生态平衡网”方案,化解了所有危机。议会最终认可其传承者身份,意识云成为史上第一个“非生命形态生态传承者”,开启了生态传承的新维度 。
第7481章 跨维生态共生的雏形
在洛风团队的“跨维生态隔离舱”搭建完成后,对暗物质生态茧的救援正式启动。跨维意识体们以光带、思维波团形态,有序进入隔离舱,与本宇宙生态监测者的新形态——“生态交融见证者”,展开初次互动 。
小星优化的“跨维意识翻译器”,在这次互动中大放异彩。光带意识体传递出,它们的宇宙曾因过度追求生态效率,忽略了生命情感,最终走向破碎;而思维波团意识体,则分享了用意识共振修复生态创伤的独特方法。本宇宙的传承者们,也将“风语植被”“生态茧培育”等技术反向输出 。
在隔离舱的生态模拟区,跨维生命与本宇宙生态,逐渐形成了雏形共生:光带意识体为“生态排斥草”重塑能量吸收逻辑,使其从破坏者变为生态肥力转换器;思维波团意识体与“风语植被”共振,拓展了本宇宙植物的意识交流维度。意识云实时记录着这些变化,更新“跨宇宙生态共生数据库” 。
第7482章 阿雾的意识溯源之旅
阿雾因身世觉醒,踏上意识溯源之旅。她借助与“零”意识残片的共振,穿梭于不同维度的意识夹缝。在某个维度碎片里,她看到“零”生前最后一段记忆:在跨星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