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 > 第213章 采石矶之战

第213章 采石矶之战(1/2)

    采石矶,这座屹立于长江南岸的小山,虽然最高处仅约一百多米,但其往东连绵的地势却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在这片关键的地理位置上,山上阵地部署了五千明军步兵,另外三千明军则严阵以待于长江中心的江心岛。

    尽管叛军已如潮水般越过江心岛,逼近当涂县城,岛上的明军仍保持着完整的建制,由游击将军钱升率领,坚守岗位。

    采石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李澜曾郑重下令,即使当涂县城失守,也必须确保采石矶阵地的安全,因此所有兵力都集中部署在此。

    浓雾中,敌情不明,钱升不敢贸然行动,只能不断指挥士兵击退冲锋的叛军。

    起初,叛军零星而来,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越来越多,甚至裹挟了大批百姓,明军防线上的压力剧增。

    钱升望着那些被胁迫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但在战场的紧迫时刻,他别无选择,只能高声下令:“放箭!绝不能让叛军靠近!”

    箭雨如泼天而下,叛军与百姓纷纷中箭倒下,哭喊声与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然而叛军如潮水般源源不断,攻势愈发猛烈。

    由于采石矶的重要性,攻岛的叛军皆为精锐之师,而黄蜚的江防军则是近一个月才仓促组建,实力相差悬殊。

    在确认采石矶的位置后,秦大鹏亲自率领亲兵冲锋,作为刘亮佐的精锐部队,他们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仅仅半个时辰,岛上的明军阵地便被攻破,明军死伤惨重,被迫撤退至江中,依靠预留的船只撤回长江南岸。

    江心岛至此完全落入叛军之手,明军失去了南岸的重要屏障,江心岛距离南岸最近处仅五百米,这大大降低了叛军渡江的难度。

    终于,在开战近两个时辰后,太阳渐渐驱散了浓雾,视野变得清晰,明军终于可以利用地形扳回一些优势了。

    当涂县城墙之上,随着浓雾渐渐消散,守将李澜也终于看清了远处的情况,只见叛军裹挟着百姓,利用小船搭建的浮桥,如蚂蚁过江一般涌来。

    北岸的和州城得有五六万人口,看样子全被叛军裹挟而来, 百姓手持锄头等工具,被一众叛军要挟,冲在前面。

    明军滚石雷木虽然不断往下丢,但叛军凭借人多的优势,终于冲到了城墙之下,被胁迫的百姓则开始用锄头挖城墙。

    几架云梯也立在城墙之上,叛军士兵则是开始攻城,随着城墙下的叛军越聚越多,守城的明军见时机已到。

    几锅滚烫的金汁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将城下的叛军烫的鬼哭狼嚎,这种金汁熬制的过程中,还加了油,能更好的保证温度。

    被金汁淋到,就算穿甲也无济于事,皮肤被烫伤之后,便开始溃烂,这个时代医疗条件有限,基本就废了。

    有些叛军士兵已经登着云梯杀上了城头,被城墙上的明军用长矛刺了一个透心凉,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叛军向上攀登。

    而此时的采石矶阵地,叛军也正猛烈的朝着山上进攻,守山明军利用地形,不断将叛军击退,但也有多处开始了肉搏战。

    就在双方作战陷入白热化之时,江面上突然出现数艘明军福船,朝着登岸的叛军就是一通炮击,在几十门佛朗机炮的压制下。

    终于暂缓了叛军的攻击,福船的巨大船头,借着风向这直接撞破了叛军好不容易搭建的浮桥,许多正在登岸的士兵纷纷落入水中。

    原来刚刚叛军的火船进攻之时,几艘福船见势不妙,迅速驶离了航道,避开了叛军的锋芒,此刻见天气转晴,又立即杀了回来。

    秦大鹏本意要在江心岛上架设炮台,但炮要渡江,困难重重,此刻还没拉到长江北岸,所以叛军只能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有了水师战船的加入,形势瞬间逆转,叛军的兵线被切断,江心岛上的叛军也被火炮压制,已经登上南岸的叛军也逐渐被清理干净。

    秦大鹏大为恼怒,下令在北岸立即构建炮台,炮轰江上的水师,并掩护渡江部队,一支沿江而下的水师彻底打乱他的计划。

    这是来自上游芜湖县的水师预备队,是李澜提前部署在那里,若是战线吃紧,立即顺江而下,起到奇兵的作用。

    芜湖的水师收到传信之后,立即顺江而下,绕过江心岛,船上的火炮对着北岸正在部署的叛军就是一顿炮击。

    叛军的炮台还没构建完成,便被轰的人仰马翻,根本形不成反击能力了,这时江心岛上的叛军还有五千人。

    明军水师两面夹击,将叛军牢牢的包围在江心岛之上,总兵秦大鹏也困在了上面,当涂县城头的李澜看到了秦字旗之后。

    意识到机会来了,立即传令采石矶守军,开始渡江反攻,准备全歼江心岛上的叛军,并活捉敌方将领。

    在水师的掩护下,采石矶和当涂县城的明军开始渡江朝着江心岛反攻,秦大鹏带领剩余叛军,据守在江心岛中间的一处村庄之内。

    长江北岸的叛军缺少渡江船只,还在炮火的打击下,急的团团转,在水师的掩护下,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