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 > 第215章 派遣知府

第215章 派遣知府(1/2)

    看到两只羊平安无事,在场的众人纷纷惊奇不已,然后向朱慈烺祝贺:“大明得此利器,定能所向披靡呀!”

    朱慈烺也甚是满意,第一次升空实验,便有这种结果,下一次载人航行也该尽快提上日程了,希望年底就能投入使用。

    现代热气球都是使用强化尼龙材质缝合而成的球体,根据朱慈烺的搜索,工业基础缺失,现有条件根本不可能合成尼龙。

    但是人工智能给了替代方案,便是桑皮纸与亚麻布叠合,中间涂刷鱼鳔胶黏合,形成“纸、布、胶”三明治结构,兼顾轻量与气密。

    朱慈烺给军器局交待了下一阶段的任务,即是尽快进行载人试验,且热气球的外观尽量绘制上虎头兽面纹,将来以起到威慑作用。

    经过这几个月的队列训练,和各项条例的实施,京营的军容现在已经非常严整了,士兵在营中移动时,都以标准队列而行。

    高第向朱慈烺汇报,第一批量产的手榴弹已经列阵到京营内,现在所有士兵已经展开了手榴弹训练科目。

    于是朱慈烺看到了和前世基本一样的训练弹,看来古人的创造力也是很强的,没有指点,就想到这个并生产了出来。

    前世参军时,这玩意是必备科目,新兵连时就开始练习,规定是投掷三十米及格,但有的牛人可以扔六十米。

    听说全军最高记录为八十八米,三十年无人能破,后来有个更牛的扔了一百零二米,不过朱慈烺没见过。

    拿到这个东西,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没想到退伍之后再次见到,已经不在一个时空之中了,真的恍如隔世了。

    手榴弹的参数,军器局早就吃透了,杀伤半径是五丈,就是约十五米,但还是给京营的建议是丢出十丈开外。

    因为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朱慈烺打消了下去丢几枚的想法,从而和京营众多将领回到了中军大帐之中。

    在朱慈烺的要求下,李岩向京营将领讲述德州之战详细过程,并同众将领一起进行了复盘,每个人都感觉受益匪浅。

    有了建设讲武堂的想法之后,朱慈烺要求高第暂停新编六十七师的建设,已经招募的新兵,先混入各营之中训练。

    他打算直接将选拔的军官,先送去讲武堂中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请吴襄等经验丰富的老将,讲述参与过的战争经验。

    在对近代和历史上的着名战役进行模拟推演,从而加强各级军官的指挥水平,将想法提出来之后,大帐中瞬间热闹起来。

    最终,京营诸将领同意了这项决定,将原本准备选入六十七师的各级军官,全部送入讲武堂,作为第一期学习。

    朱慈烺在大营中了吃了午饭,又在营区间四处转悠了一下午,在天黑前返回了城中,方岳贡找他有事商谈。

    回到太白楼,方岳贡和王永吉已经在议事厅等候了,通过这些天的相处,内阁几人都发现太子很是平易近人,不拘于小节。

    且不喜陈规陋习,做事喜欢另辟途径,原本想要进行规劝,但发现太子的一些想法却非常实用,比如今天的热气球。

    今日于朱慈烺商议的便是地方州府主官的问题,山东共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现在除了登莱两府,都在掌控之中。

    东昌府、兖州府、济南府、青州府,因为今年大顺的介入,各府的主官,不是被杀就是逃跑,现在正缺额中。

    前些天都是由残留的推官或通判兼任,今日便要定下各府的主官,尽快安排到任,好加快民生的发展。

    对于此事,朱慈烺早就有想法,从京城带来的那一批京官,多为庸才,能堪用者甚少,于是朱慈烺决定提拔投降的顺官。

    宋企郊和安兴民在军器局干的都不错,管理一个单位实在是屈才了,还有,投降李自成前,已经做到了河南巡抚。

    且其人在历史上的结局也颇为壮烈,面对清军誓死不降,最后被清军烧死在山洞之中,宋企郊虽然最后降了清,但能力尚可。

    几人原本都是大明的地方官员,在任上政绩也都不错,抛弃投靠李自成的黑历史,朱慈烺决定启用几人前往地方做主官。

    于是,同方岳贡和王永吉商议之后, 决定由巩焴出任济南知府,宋企郊出任青州知府,安兴民任东昌知府,兖州知府则是由原济宁知州朱光担任。

    青州以东的登莱两州现在还是处于混乱阶段,李若琏已经派遣大量锦衣卫潜入这些地区了,据传来的线报,即墨附近已经聚集十几万义军了。

    大顺派遣的官员没有来得及赶到登莱,就听闻顺军西撤,唯恐被清算,都逃的无影无踪了,登莱巡抚曾化龙,又趁机占领了登州。

    朱慈烺决定下个月,同时往德州和济南增兵,让坐镇济南的吴三桂带兵前往登莱两州平叛,稳定山东整体局势。

    今年的麦子收获之后,按照计划,朱慈烺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因为从孔家和王府田地中收上来的粮草,都够维持两年的了。

    不用收税,百姓家中多少都有有些余粮,也能稳定大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