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 > 第179章 清廷震动

第179章 清廷震动(1/2)

    五月二十六日的黄昏时分,德州保卫战正式宣告结束,这场战役中,明军共计歼灭敌军七千余人,其中包括两千名正蓝旗的满洲骑兵。

    此外,还俘获了镶红旗汉军五千余人,固守额真石延柱及其余将领悉数被擒,致使镶红旗汉军全军覆没。

    其余的敌军要么四散逃亡,要么追随巴哈纳突围而出,清廷为了收取山东,共派出兵力两万余人,其中,五千人留守沧州,一万五千人出征德州,最终仅有不到一千人得以侥幸逃回。

    明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十门红夷大炮以及若干弹药弹丸,各类甲胄和兵器更是数不胜数,捷报连夜经由运河送往济宁。

    战败的巴哈纳于二十七日凌晨狼狈逃回沧州,就在昨日,清廷委任的监军副使方大猷以及兼户、工两部侍郎的王鳌永刚刚抵达沧州。

    这两人都是明朝降官,被多尔衮派遣,以文官身份前往山东进行招抚工作,原计划中,是等待两人抵达沧州后,再制定收取德州的方案。

    在多尔衮看来,李岩挟持明太子,与吴三桂在山东必定势如水火,双方为抢夺太子,定会发生争端。

    德州位于黄河以北的前线,双方定然不会把主力放在德州,说不定可以兵不血刃地降服,因此文官的招抚工作显示大清顺应民意。

    然而,巴哈纳和石延柱却轻敌冒进,计划连夜攻取德州,两人刚刚抵达沧州,一觉都没睡醒,便得知镶红旗汉军已然全军覆没,正蓝旗本部也损失惨重。

    两人不敢怠慢,连夜派遣快马往京城送信,同时下令沧州戒严,防止明军趁胜攻城,整个沧州城顿时紧张起来。

    沧州距京城四百里,是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沿途驿站系统齐全,方大猷和王鳌永之所以晚于巴哈纳等人到沧州,正是因为带人沿途恢复驿站系统。

    没想到那么就用上了,加急信件连续疾驰一个昼夜,终于二十八日上午到达京城,此刻多尔衮正和群臣商议进军山西的作战方案。

    接到消息之后,多尔衮脸色铁青,手微微颤抖,深吸一口气之后,将消息当着群臣的面公开了出来,满堂皆惊。

    镶红旗汉军全军覆没,固守额真生死不明,正蓝旗本部死伤惨重,巴哈纳狼狈逃回,损失一万五千人,大清从太祖建立后金以来就没吃过那么大的亏。

    多尔衮面无表情道:“令巴哈纳即刻回京,本王要知道详细过程!”

    英亲王阿济格道:“这个废物,我大清从未遭遇如此败仗,不如本王亲自领兵前去,剿灭德州明军,维护我大清威名。”

    一时间,满清高层将领纷纷请战,希望派自己前往山东剿灭明军,洪承畴却是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清廷本打算派遣镶红旗满洲都统叶臣,前去协助多铎平定山西,山东兵败之事,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镶红旗主罗洛浑此刻站了出来道:“本旗汉军全军覆没,臣孙身为旗主,难逃罪责,望辅政王允许臣孙戴罪立功,带领本部前往山东。”

    罗洛浑,是礼亲王代善的孙子,克勤郡王岳托的长子,岳托死后,被任命为镶红旗旗主。

    多尔衮道:“多罗贝勒言重,定是石延柱领兵无法,镶红旗不可没有汉军,现在降兵中选出五千,本王会派其它旗的统领帮助训练,山东一事,本王另有打算。”

    正红旗主满达海上前道:“镶红旗汉军被灭,我正红旗岂能坐视不理?臣侄愿带本部前往德州,歼灭明军,顺势收取山东!”

    多尔衮却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大清兵力本身就有十几万可战之兵,如今损失近两万人,实在是有些心痛,看来自己太过于轻视山东的明军了。

    洪承畴之前就提醒过多尔衮,要合并一处,逐个击破,避免两线作战,但得知山东的情报之后,他认为收取山东轻而易举。

    于是想趁着多铎带领着两白旗在山西,调兵遣将,一举拿下山西全境,解决顺军窥视京城的后顾之忧。

    可山东的明军此刻却爆发出了顽强的战斗力,让多尔衮陷入了纠结,两边作战定然是不行的,兵力分散,京城都会有危险,毕竟整个京畿地区还有几百万汉人百姓。

    所以究竟先打哪边,成了眼前的问题,多尔衮看向洪承畴,却发现洪承畴再也看向自己,似乎有话要说。

    于是道:“洪先生有何见解,本王洗耳恭听。”

    听到多尔衮对洪承畴的态度,在场的满族高层皆是冷笑一声,阿济格表现的更为明显,想立即反驳,但终究还是理智战胜了冲动。

    洪承畴就当没看见满族贵族的行为,直截了当道:“奴才认为,应当先尽尽快拿下山西,山东之事,可往后推辞,也许会不攻自破。”

    “哦?那请先生详细说说理由。”

    多尔衮听到洪承畴这样说,顿时来了兴趣。

    “第一,明太子滞留山东,不前往南京登基,定是李岩于关宁军不和,胡不妥协之结果,如今军队岂能守住山东?”

    第二,自万历后期,山东匪患就络绎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