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 第141章

第141章(1/2)

    萧康元微微皱眉,目光扫向其他大臣,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何见解?”

    这时,户部尚书孙德昌面露难色,上前禀奏:“陛下,臣以为李都督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国库空虚,若要大规模用兵,军费实在难以筹措。且近些年百姓生活困苦,税前年开始是减之又减,这出兵之事,还望陛下三思啊。”

    萧康元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边境乃我大明屏障,不容有失,再者金蒙国杀我数千热血二郎,岂有谈判给岁币和谈的道理?”

    内阁次辅兼建极殿大学士李景湛站出来说道,“下官认为圣上所言极是,不能助长金蒙国的嚣张气焰。”

    林茂德依旧反对道,“李老弟也在内阁多年,应知晓如今我朝国库空虚,军备尚未完全整顿。贸然与金蒙国起冲突,一旦战事开启钱粮将耗费巨大,百姓又将不堪重负。”

    他微微躬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诚恳又急切,“以臣之见,此时不宜强硬对抗,当以和谈稳住局面再暗中厉兵秣马,请陛下三思!”

    林茂德说完之后,他身后的林肃等人马上弯腰说道,“请陛下三思!”

    此时六皇子脸色一沉,反驳道:“林首辅只知算钱粮之账,却忽视国之尊严和边疆百姓的性命。金蒙国屡屡犯我边境杀我百姓,若一味求和,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当下若不强势回应,日后边境再无宁日,百姓又谈何安稳?”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恩准出兵。”

    二皇子见六皇子开口,也连忙上前一步道:“六弟心系百姓,吾深感钦佩。然打仗非儿戏,若无钱粮支撑将士们如何能在前线安心作战?贸然出兵,一旦后勤补给跟不上,战败之祸恐比求和更为惨烈。”

    “父皇,儿臣赞同林大人之言,先和谈。”

    “不行,要打!金蒙国狼子野心,不打他们肯定不服,绝对会得寸进尺。”

    “那你出钱?灾荒才过去没多久,百姓能承担起这么多吗?”

    朝堂之上,支持和谈与主战的官员愈发激动,甚至有几人情绪上头,不顾礼仪地争吵起来。

    下朝后也没有吵出结果,主战和主和派的官员们互不理人,见到对面就恨不得吐口唾沫过去呸呸呸。

    林府,林茂德书房内,昏黄的烛光摇曳不定。

    “老爷,二皇子来了。”张管家通报道。

    “快请。”林茂德闻言连忙整了整衣冠。

    “舅舅,这么晚来打扰您休息”二皇子踏入书房,随手挥退了跟随的侍从。

    待房门紧闭,他脸上的笑意褪去几分,神色转为凝重,“实在是局势紧迫,外甥我心中忧虑,不得不来寻舅舅商议。”

    “六弟他舅舅永齐侯已经是征西大将军在边关镇守着,圣元朝在册兵力就一百万余,他手上就有十五万兵马了,若是父皇决定打再派兵过去增援,他那里可就不少兵力了。”

    “咱们京城附近驻守的兵力也才三十余万。”

    “若是他不往外打,先打内让六弟......该如何是好?”

    林茂德知晓二皇子心中焦虑什么,先出口安抚道,“岳峙不必忧虑,这仗打不起来。”

    岳峙是萧宸的字,取自“山岳巍峨,峻峭峙立”。

    “舅舅如何说?”萧宸这几日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生怕父皇决定向边关派兵增援。

    “若是要打,早就打起来了,吵不了那么久。”林茂德低声说道。

    他和皇上君臣多年,若不是能稳猜测君心,恐怕也坐不到首辅的位置。

    皇上收到边关传来金蒙国蠢蠢欲动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连夜召集内阁去宫里开会,暗地的意思就是不想打,但是又不想被朝臣们看出他不想打。

    帝王的威严自然是要维护的。

    简单来说,需要有一个人替他发声。

    不能打,和为什么不能打。

    然后他再假惺惺地怒斥一番,以彰显自己保家卫国的决心,实则是借他人之口,推行自己心中和谈的主张。

    等着吧,最多还有三次朝会,和谈的旨意就会“被迫”下发。

    果不其然,在第四次朝会时,君主在林茂德这一派的强烈劝说“开战”的后果下,决定和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祖宗之基业,御宇海内,夙兴夜寐,志在保境安民,扬国威于四方。然朕亦深知治国之道当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朕本欲以雷霆之怒扫平金蒙,无奈为社稷计,为百姓安不得不暂忍一时之愤,与金蒙国谈。朕亦将日夜筹谋以待时机成熟,再兴正义之师!

    众大臣纷纷跪地齐声道:“陛下圣明!”

    这几日京城也在恐慌,直到听到风声说不打才安定下来。

    也有少许愤怒的人在在茶楼发泄,他们聚坐一处,桌上的茶盏冒着袅袅热气,却丝毫无法驱散他们心头的愤懑。

    一位身着青衫的秀才“啪”地一拍桌子,他满脸涨红道:“堂堂天朝,竟要与那金蒙蛮夷谈,这成何体统!我等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