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佛缘盛世耀明章 > 第185章 血色兰台,九幽试探

第185章 血色兰台,九幽试探(1/6)

    次日,日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长安邓氏别院的凉亭上。

    凉亭之内,茶香袅袅,缭绕的热气如丝如缕,为这场秘密商讨增添了几分静谧。

    子墨、苏叶、张道林与米灵四人围坐,神情凝重,正低声商讨着如何应对那神秘莫测的九幽会和神秘的秦岭晶石之地。

    他们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惊扰了四周的宁静,却又透着无法掩饰的焦虑与紧迫。

    正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含笑匆匆而来,脚步慌乱,神色急切,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日光下闪烁着。

    他跑到众人面前,微微喘着粗气,双手抱拳说道:

    “王爷,查清楚了。永阳门外那一万亩王田,并非陈员外所租,实是李员外十年前便已租下,前些日子却突然转至陈员外名下,其中恐有隐情。”

    众人闻言,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讨论瞬间停了下来。子墨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调侃的笑意,那笑容里却藏着洞悉一切的锐利:

    “看来,这长安京兆尹林大人,是要给我安排一场好戏啊。”

    他轻轻摇了摇头,手指随意地在石桌上敲打着,发出清脆的声响。

    苏叶接过话茬,目光中透着思索,他微微眯起眼睛,仿佛要将这背后的秘密看穿:

    “这长安的陈员外,可是外来之人?”

    他的声音低沉而沉稳,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

    含笑赶忙点头确认,动作急促:

    “正是,这陈员外近日才搬至长安郡居住,其家底与营生,仍在调查之中。”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话音刚落,一名丫鬟莲步轻移,姿态优雅地呈上一份烫金请帖。

    她微微屈膝行礼,轻声说道:“王爷,这是长安京兆尹林大人送来的请帖。”

    子墨伸出手,修长的手指接过请帖,动作不紧不慢,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子墨展开请帖,只见上面写道:

    司隶大人谨启

    大人钧鉴:今略备薄酌,特请大人于永平元年九月十五日申时,请移驾长安清华池畔之兰台水榭大酒楼。此处湖光潋滟,景色宜人,且珍馐美馔,皆为精挑细选,盼能博大人一悦。

    另,陈员外亦欣闻大人赴宴,欣喜同聚。此次相聚,既能畅叙情谊,又可就王田补偿一事协商良策,实乃幸事。万望大人拨冗莅临,属下不胜翘首企足之至。

    长安京兆尹林枫 顿首

    永平元年九月十五日

    子墨阅毕,将请帖递给苏叶、张道林与米灵传阅。张道林掐指一算,嘴里念念有词,片刻后微笑道:

    “王爷此番前去赴宴,虽有波折,但并无大碍。依我看,我们不妨一同前往,探个究竟。”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捋着胡须,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神秘。

    苏叶看向张道林,眼中闪过一丝兴味,他轻轻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道公的意思是,今晚有好戏上演?”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戏谑,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这场鸿门宴的真面目。

    米灵秀眉微蹙,眼中满是担忧,她小声猜测道:

    “难道这陈员外,是九幽会的人?”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魔笛。

    含笑神色凝重,向前一步,谏言道:

    “这陈员外极为神秘,仿佛从天而降,过往信息全无。依我之见,不如请叶公、道公与师父一同前往,以防万一。”

    他的眼神坚定,语气诚恳,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建议。

    子墨点头赞同,站起身来,拍了拍含笑的肩膀:

    “好,大家同去。美酒佳肴,良辰美景,有备无患。”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气场。

    申时,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橙红,众人来到清华池畔。但见兰台水榭大酒楼依水而建,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楼体以朱红与金黄为主色调,在夕阳的照耀下,尽显大汉的庄重与华贵。

    那朱红色的柱子粗壮而坚实,仿佛承载着大汉的威严;金黄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辉,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楼前,汉白玉的台阶直通湖面,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垂柳与亭台楼阁。微风拂过,垂柳的枝条轻轻摇曳,宛如少女的发丝。

    四周,汉式的宫灯高悬,灯光柔和,与湖水相互辉映,如梦如幻。露天的宴席设在湖边,水幕与灯饰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氛围。

    水幕上光影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暮色如血,清华池畔的九曲回廊上,七十二盏青铜龟鹤灯次第亮起。灯光昏黄而温暖,照亮了蜿蜒的回廊。

    兰台水榭四角悬着的鎏金编钟无风自鸣,奏出《鹿鸣》雅乐。那悠扬的乐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子墨倚着青玉凭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